咨询热线07726427169

首页 > 亚洲留学 > 新加坡留学 > 新加坡EP签证旧政末班车将开,2026年薪资调整前抓紧上车!

新加坡EP签证旧政末班车将开,2026年薪资调整前抓紧上车!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不断演变,新加坡作为东南亚的经济枢纽,持续吸引着全球人才和企业。对于计划在新加坡工作和发展的专业人士而言,了解并适应其就业准证(Employment Pass, 简称EP)的最新政策至关重要。

特别是自2026年起,新加坡EP签证的薪资门槛将根据行业进一步上调。这意味着,想要通过EP签证登陆新加坡的企业和个人,正面临政策收紧前的最后黄金窗口期。本文将结合新加坡人力部官方政策文件,详解2026年EP薪资门槛调整要点、申请核心框架及常见误区

政策速递:2026年EP薪资门槛调整核心要点

新加坡EP签证作为吸引海外高端人才的核心通道,其薪资门槛设定始终与本地专业、 managerial、执行级(PMET)人才薪资的前1/3水平挂钩。根据MOM官方公告,本次调整并非单一涨幅,而是呈现“行业细分+年龄递增”的双重特征,具体标准如下:

适用场景行业分类基础薪资门槛(月薪)45岁以上薪资门槛(月薪)实施时间
新申请非金融行业5600新元(约30752人民币)10700新元(约58759人民币)2025年1月1日起
新申请金融行业6200新元(约34047人民币)11800新元(约64799人民币)2025年1月1日起
续签申请所有行业与新申请标准一致与新申请标准一致2026年1月1日起

关键时间节点预警:自2026年1月1日起,针对新EP申请以及2026年7月1日起到期的EP续签,COMPASS框架下的C1薪资基准将根据行业进一步细化和上调。2025年12月31日前提交新申请,仍可适用旧标准(非金融5000新元/金融5500新元)。考虑到EP审批周期为3-8周,建议最晚在2025年10月底前递交材料,预留补件缓冲期。

EP申请双轨制:薪资门槛+COMPASS评分,缺一不可

新加坡人力部自2023年9月起实施EP申请“两阶段评估框架”,2026年新政下该框架仍为核心审核标准,企业与申请人需同时满足两大条件:

第一阶段:薪资门槛是“硬性入场券”

申请人月薪需达到对应行业与年龄的最低标准,且薪资需与岗位级别、工作经验相匹配。MOM明确指出,虚假报高薪资将直接导致申请被拒,且企业可能面临信用处罚。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月薪超过22500新元(约123560人民币)可豁免COMPASS评分,但仍需满足薪资门槛与企业真实运营要求。

第二阶段:COMPASS评分需达40分及格线

COMPASS(互补性评估框架)从四个核心维度对申请人进行综合评分,具体指标如下:

  • C1 薪资竞争力根据申请人薪资超出本地同行的比例打分,薪资越高得分越高;
  • C2 学历背景:世界名校毕业生(参考QS/THE等排名)或专业资格证书持有者可获高分;
  • C3 企业国籍多样性:申请人国籍在企业员工中的占比越低,得分越高;
  • C4 本地员工比例:企业本地PMET员工占比越高,得分越高。

此外,存在两类加分项可大幅提升通过率:

  1. 紧缺职业加分:若申请人岗位属于COMPASS紧缺职业清单(SOL),如人工智能工程师、数据科学家等,直接加20分;
  2. 企业资质加分:企业拥有创新资质(如新加坡科技局认证)或国际化业务布局,加10分。

对于员工规模少于25人的中小企业,C3与C4维度将自动各得10分,体现了新加坡政府对小微企业的政策倾斜。

2026年新政特殊群体:技术紧缺人才的5年EP红利

为吸引高端技术人才,MOM特别推出“5年有效期EP”政策,适用于紧缺技术领域的资深专业人士。该政策与2026年薪资新政并行,具体要求如下:

  • 适用岗位:需属于COMPASS紧缺职业清单中的技术类岗位,如区块链开发、量子计算工程师等;
  • 薪资标准:2026年1月起新申请,36岁以下需达到10700新元/月,45岁以上需达14270新元/月;
  • 附加条件:COMPASS评分中“国籍多样性”(C3)维度需至少得10分,且通过MOM的背景核查。

此类EP持有者可获得更长的居留稳定性,同时企业也能减少频繁续签的行政成本,是技术型企业出海新加坡的重要利好。

常见误区避坑:90%申请人容易踩的5个雷区

结合MOM官方提示与实际案例,以下误区可能导致EP申请直接失败,需重点规避:

  1. “先按旧标准签合同,2026年再涨薪”:MOM仅认可申请时的实际薪资,后续涨薪不追溯审批标准;
  2. “EP续签自动通过”:2026年7月后到期的续签申请,需重新提交全套材料并按新标准审核,无“自动续期”机制;
  3. “高薪就无需看COMPASS”:月薪22500新元以上仅豁免评分,但企业本地雇佣比例、运营真实性仍为审核重点;
  4. “年龄超60岁无法申请”:2025年7月起新加坡取消63岁雇佣上限,61岁以下新申请人仍可正常提交EP申请;
  5. “自雇EP可降低标准”:自雇EP本质仍属标准EP,需满足同等薪资门槛与COMPASS要求,无特殊豁免政策。

新加坡人力部已明确表示,EP薪资门槛将每年8月根据本地薪资水平动态调整,未来申请难度只会持续增加。对于企业而言,2025年是布局新加坡人才团队的最后低成本窗口期;对于个人而言,尽早锁定旧政红利,可大幅降低时间与经济成本。

面对2026年EP政策收紧,企业与个人需制定精准的申请策略。

1. 政策预判与薪资优化

基于MOM官方数据与行业动态,为企业提供定制化薪资结构建议,确保申请人薪资既满足门槛要求,又符合岗位市场定价逻辑。例如,针对金融行业45岁以上申请人,可结合绩效奖金设计合理薪酬包,提升申请通过率。

2. COMPASS评分精准规划

提供免费COMPASS预评估服务,通过分析申请人学历、企业员工结构等信息,精准定位加分项。对于紧缺职业申请人,可协助准备技术能力证明材料,确保20分加分项落地;对于中小企业,优化C3/C4维度的员工配置方案。

3. 材料审核与风险管控

新加坡本地团队对申请材料进行三重校验,重点核查薪资证明、企业运营文件等关键资料的合规性,避免因材料瑕疵导致拒签。

4. 续签与身份规划衔接

为2026年到期的EP持有者提供“续签倒计时管理”,提前6个月启动材料准备;同时结合新加坡PR申请政策,为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制定“EP转PR”长期规划,实现身份与事业的双重落地。

已是最新文章

新加坡留学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