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策收紧后,选对行业成了关键!哪些行业还能高获批?哪些方向更容易转PR?一文告诉你新加坡自雇EP的“黄金赛道”。
自2025年起,新加坡针对自雇就业准证(Employment Pass, EP)进行全面收紧。审批重点从“商业计划书写得好不好”,转向“行业是否符合国家发展方向”。
✅ 行业选对 = 成功一半
❌ 行业选错 = 再完美的商业计划也可能被拒
小编整理了当前最容易获批、最有潜力转PR的四大黄金行业
首选赛道:科技与创新行业(AI、区块链、大数据)
人工智能、区块链、数智化服务是新加坡政府最重点扶持的领域。2024年数据显示,科技类自雇EP获批率高达78%!
新加坡政府还提供:研发费用回扣、税务减免与创新基金、与高校、研究中心合作机会。
申请建议:
- 聚焦AI应用、区块链解决方案等创新方向
- 商业计划突出“技术创新性 + 本地合作”
- 无需大规模雇佣本地人,只需体现技术贡献
高价值路径:家族办公室与金融服务业
随着新加坡推出家族办公室免税政策,金融服务业热度飙升。家办、财富管理、资产配置服务成为自雇EP热门选择。
2024年申请量同比增长35%
仅需1名本地员工即可
重点考核“资金实力 + 本地关联度”
申请建议:
- 展示个人金融从业背景或专业认证
- 商业计划需说明与新加坡金融生态的联动
- 强调长期投资与家办结构的合规性
稳定选择:专业服务行业(法律、会计、咨询)
这是最“稳”的行业之一。获批率约65%,续签率高。适合有专业背景、想长期定居的申请人。尤其是以下细分方向:税务与合规咨询、ESG(环境、社会、治理)顾问、跨境企业服务。
申请建议:
- 至少雇佣1名本地员工
- 明确客户来源与服务模式
- 展示专业资质与市场经验
新兴潜力股:医疗与健康科技
随着新加坡老龄化加剧,医疗健康类EP申请量同比增长25%。热门方向包括:远程医疗平台、心理健康与慢性病管理、健康科技创新。
申请建议:
- 提供医学或健康领域资质
- 商业计划突出“社会需求 + 技术方案”
- 明确合作诊所、机构或医师资源
黄金行业选择关键
优先政府支持领域:科技、家族办公室、专业服务是当前政策最倾斜的行业。
避免竞争激烈行业:传统零售、餐饮等获批率低,建议避开。
注重商业实质:确保公司有真实运营,有固定办公场所和合理营收。
本地化战略:尽早招聘本地员工,满足政策要求,避免风险。
总之,2025年后,新加坡EP的重点早已从“形式审查”转向“实质贡献”。想在新加坡创业 + 拿身份两手抓,必须跟着国家产业方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