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部新规:私立院校必须通过最高级别的EduTrust星级认证,方可招收国际学生。
EduTrust认证体系分为“普通”“四年期”“星级”三个层级,新规直接将招生资格与最高等级的“星级认证”绑定。这是一场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对于选择新加坡私立学校留学的留学生来说,在教育质量,学校规范方面新加坡政府做了一手把关。
- 硬件淘汰:约30%未达标的私立院校将退出国际招生市场;
- 质量背书:保留资格的学校需在师资、就业支持、学生权益保障等12项指标上持续达标;
- 成本传导:部分院校可能通过学费上涨分摊认证维护成本。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全星私立院校国际生毕业率较政策前提升17%,印证了质量筛选的初步成效。
面对更高的准入门槛,留学生怎么确定哪些学校是符合新规的?
三种方法验证:
1.认证溯源:登录新加坡私立教育理事会(CPE)官网核查院校最新认证状态;
2.对标案例:重点研究目标院校近三年中国毕业生的深造/就业轨迹;
3.费用审计:警惕“包认证”宣传,星级认证院校年均学费应稳定在8-12万人民币区间。
这场改革本质是新加坡对“教育出口”品质的捍卫。通过建立可量化的质量标尺倒逼院校服务升级,降低国际生维权成本。教育质量提升,学校声誉打好,吸引更多的学生选择新加坡,选择新加坡私立学校留学,无论是作为学历跳板还是深造都首当其冲的成为第一志愿。巩固其打造的“精品留学目的地”的定位。
教育新政如潮汐般流转,总在悄然重塑留学版图的 “海岸线”。于留学生而言,新加坡此次抬高的准入门槛,恰似路口清晰矗立的品质路标 —— 它或许封堵了几条投机的捷径,却也明确昭示着更具价值的奔赴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