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有家长问:“想送孩子去新加坡读中小学,到底行不行?”“什么时候送过去最合适?”
确实,新加坡的教育体系太 “能打” 了 —— 全球 PISA 排名常年靠前,双语环境(英语为主、中文为辅)对中国孩子友好,毕业后还能衔接英美澳等国的高校,难怪越来越多家长把它列为低龄留学的首选。
但低龄留学不是 “想送就能送”,得先搞清楚:孩子适不适合?选哪个年级申请最省力?需要准备哪些材料?今天就把这些问题讲透,帮你少走弯路。
PART 01 搞清楚:哪些学生适合申请新加坡低龄留学?
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低龄出国,更重要的是 “匹配度”。以下 3 类学生,往往更适应新加坡的学习生活:
01 适应力强、能接受 “规则感” 的孩子
新加坡中小学管理严格,比如作息规律(早上 7 点多到校,下午 3 点左右放学,部分学校有课后活动)、作业要求明确,课堂上更看重 “专注度” 和 “执行力”。如果孩子性格开朗、能快速适应新环境,对陌生规则不排斥,大概率能更快融入。
举个例子:有位家长带小学 3 年级的孩子去新加坡,孩子原本在国内就喜欢交朋友,到了新学校主动跟同学用英语交流(哪怕一开始磕磕绊绊),3 个月就适应了课堂节奏;但也有孩子因为太依赖家长,刚去时频繁哭闹,最后不得不暂缓留学计划。
02 想走 “国际化路线”,但不想丢中文的孩子
很多家长担心:“送孩子出国,中文会不会忘?” 新加坡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 中小学把 “华语” 列为必修的第二语言,教材里会学汉字、拼音、古诗,既能打好英语基础(毕竟是教学语言),又能保留中文能力,未来不管是回中国发展,还是去其他国家,都有 “双语优势”。
如果你的规划是:让孩子未来申请英美高校,但希望他不丢母语、了解中华文化,新加坡几乎是最优解。
03 成绩中等偏上,想 “突破升学瓶颈” 的孩子
国内升学压力大,有些孩子在应试体系里可能 “不突出”,但在新加坡的教育模式下反而能发光 —— 比如新加坡中小学更看重 “综合素质”,除了文化课,还有艺术、体育、社区服务等评分项;而且政府学校名额有限,国际学校选择多,只要孩子愿意学,总能找到适合的赛道。
PART 02 关键问题:什么年级申请最容易?
新加坡中小学的 “入学难度”,跟年级直接挂钩 ——年级越低,申请越容易;年级越高,竞争越激烈。具体来看,这两个阶段是 “黄金窗口期”:
01 小学阶段:优先选 “小一”,其次 “小二 – 小五”
小一(6-7 岁):最省心的 “绿色通道”
新加坡政府小学的小一,对国际学生有 “直接入学通道”—— 不用考难度高的 AEIS 考试(新加坡国际学生入学考试),只要在每年的 “国际学生申请窗口期”(通常是 5-6 月),向目标学校提交材料,部分学校可能会有简单的 “适应力测试”(比如认字母、简单对话),名额满了就截止。
为什么说它 “省心”?因为小一课程刚起步,知识难度低,孩子能从一开始就适应新加坡的教学节奏,而且同学都是 “从零开始”,没有 “插班跟不上” 的压力。
小二 – 小五(7-11 岁):需考 AEIS,但难度相对低
如果错过了小一,小二到小五也能申请,但必须参加新加坡教育部统一的AEIS 考试(每年 9-10 月考试,12 月出结果,次年 1 月入学),报考 “数学”科目。
自2022年起,小学组不再直接参加AEIS英语考试,必须先通过CEQ英语考试(剑桥英语资格考试)并获得规定分数,才能报名数学考试。
CEQ要求:
- 小二:A2 Key for Schools,即KET100分以上
- 小三:A2 Key for Schools,即KET120分以上
- 小四:A2 Key for Schools,即KET130分以上
- 小五:B1 Preliminary for Schools,即PET140分以上
02 中学阶段:首选 “中一”,中二之后慎选
新加坡中学是 4 年制(中一到中四),中一(12-13岁)的申请逻辑和小学类似:国际学生要么考 AEIS“英语+数学”(针对政府中学),要么申请国际学校(部分国际学校不用考 AEIS,但会有校内测试)。
为什么不建议中二之后申请?
因为新加坡中学从初二开始,会加入 “O-Level 考试”(相当于中考)的衔接内容,课程难度陡增,插班生很容易因为 “知识断层” 跟不上;而且中三、中四的名额极少,学校更倾向于招从初一开始培养的学生。
总结一下:申请难度排序
小一(政府学校)<小二 – 小五(考 AEIS)<中一(考 AEIS / 国际学校)<中二及以上(难度高,不推荐)
PART 03 申请硬门槛:这些条件必须满足
不管是申请政府学校还是国际学校,都要满足 “硬件 + 软件” 双重条件,少一个都不行:
01 硬件条件:这些材料必须备齐
类别 | 具体要求 |
年龄要求 | 小一:6-7 岁;小二:7-8 岁(以此类推,需对应新加坡年级的年龄范围,差 1 岁以内可协商) |
学历证明 | 国内在读证明(学校盖章)、近 2 年成绩单(需包含英语、数学成绩,平均分 80 + 更有优势) |
语言成绩 | 政府学校:需通过 AEIS 英语考试;国际学校:部分接受剑桥少儿(YLE)或校内英语测试 |
身份材料 | 孩子的护照、出生证明(需公证);家长的护照、签证;亲属关系证明(如有) |
监护材料 | 16 岁以下学生必须有新加坡本地监护人(监护人需是新加坡公民 / 永久居民,或学校指定机构) |
02 软件条件:孩子和家长都要 “达标”
孩子的能力:独立 + 主动
低龄留学不是 “甩锅”,孩子得有基本的独立能力 —— 比如自己整理书包、管理时间(新加坡学校作业需要自己记,没记全可能会受罚);还要有学习主动性,因为英语教学中,“提问”“小组讨论” 很常见,不敢开口的孩子容易落后。
建议出发前半年,让孩子多练 “日常英语对话”(比如点餐、问路),培养 “自己解决小问题” 的习惯(比如自己收拾房间)。
家长的配合:做好 “后盾”
家长不用陪读(新加坡允许妈妈 / 外婆 / 奶奶申请 “陪读签证”,但孩子满 16 岁后陪读签会失效),但要做好 3 件事:
① 提前找好监护人(如果没有亲友在新加坡,可让学校推荐正规监护机构);
② 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刚去可能会想家,每周固定视频沟通很重要);
③ 配合学校的要求(比如签字确认作业、参加线上家长会)。
PART 04 3 个实用小贴士,帮你少踩坑
优先准备 AEIS,政府学校性价比更高
新加坡学校分三类:政府学校(学费低,每年约 3-5 万人民币)、政府辅助学校(类似公立,学费稍高)、国际学校(学费贵,每年 15-30 万人民币)。
如果孩子成绩中等,优先考 AEIS 进政府学校,性价比更高;如果预算充足,或孩子英语基础弱,可考虑国际学校(入学门槛相对低)。
监护人别 “随便找”,必须合规
新加坡法律明确要求:16 岁以下外籍学生的监护人,必须是 “新加坡公民 / 永久居民”,且需向教育部提交《监护人声明书》。千万别找 “非合规中介” 随便安排,否则可能导致签证被拒。
别只看 “排名”,选 “适合孩子” 的学校
有些家长执着于 “新加坡 TOP10 小学”,但这类学校的 AEIS 录取率极低(不到 10%)。不如优先选 “学区安全、有中文老师、课后活动丰富” 的学校,比如新加坡东部的部分政府学校,对国际学生更友好,孩子适应起来更快。
新加坡低龄留学,不是 “越早越好”,而是 “越适合越好”。
如果孩子适应力强,想走国际化路线,小一或中一申请是最佳时机;如果孩子暂时没准备好,也不用急,提前 1-2 年规划(比如练英语、了解新加坡教育规则),反而能让留学更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