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QS世界大学排名
2026年QS世界大学排名于2025年6月19日发布,覆盖106国1500余所高校,规模为历史最大。
该排名是教育重要风向标,综合学术声誉、雇主评价等指标,为留学、就业提供参考;其数据也影响多国移民政策及高校发展策略。2026年首次引入“国际学生多样性”指标(暂不计入总分),未来或更关注全球吸引力,反映高等教育竞争新趋势。
排名
|
大学
|
综合得分
|
1
|
麻省理工学院
|
100
|
United States
|
2
|
帝国理工学院
|
99.4
|
United Kingdom
|
3
|
斯坦福大学
|
98.9
|
United States
|
4
|
牛津大学
|
97.9
|
United Kingdom
|
5
|
哈佛大学
|
97.7
|
United States
|
6
|
剑桥大学
|
97.2
|
United Kingdom
|
7
|
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瑞士联邦理工学院)
|
96.7
|
Switzerland
|
8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95.9
|
Singapore
|
9
|
伦敦大学学院
|
95.8
|
United Kingdom
|
10
|
加州理工大学(Caltech)
|
94.3
|
United States
|
11
|
香港大学(HKU)
|
94.2
|
Hong Kong SAR
|
12
|
南洋理工大学
|
93.7
|
Singapore
|
13
|
芝加哥大学
|
93
|
United States
|
14
|
北京大学
|
92.6
|
China (Mainland)
|
15
|
宾夕法尼亚大学
|
92.5
|
United States
|
16
|
康奈尔大学
|
91.6
|
United States
|
17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91.2
|
United States
|
17
|
清华大学
|
91.2
|
China (Mainland)
|
19
|
墨尔本大学
|
90.8
|
Australia
|
20
|
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
|
90.7
|
Australia
|
21
|
耶鲁大学
|
90.4
|
United States
|
22
|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
|
90.2
|
Switzerland
|
22
|
慕尼黑工业大学
|
90.2
|
Germany
|
24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
89.7
|
United States
|
25
|
普林斯顿大学
|
89.4
|
United States
|
2025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ShanghaiRanking's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简称ARWU)于2003年由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首次发布,是世界范围内首个综合性的全球大学排名。2009年开始由软科发布并保留所有权利。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是全球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大学排名之一,在世界各地被广泛报导和大量引用,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大学以ARWU为标准,制定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采取各种举措来提升大学的国际竞争力。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以评价方法的客观、透明和稳定著称,全部采用国际可比的客观指标和第三方数据,包括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和教师数、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数、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数、被Web of Science科学引文索引(SCIE)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论文数、师均学术表现等。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每年排名的全球大学超过2500所,发布最为领先的前1000所大学
排名
|
学校名称
|
美国
|
国家/地区排名
|
总分
|
1
|
哈佛大学
|
美国
|
1
|
100
|
2
|
斯坦福大学
|
美国
|
2
|
76.8
|
3
|
麻省理工学院
|
英国
|
3
|
71.2
|
4
|
剑桥大学
|
美国
|
1
|
68.6
|
5
|
加州大学-伯克利
|
英国
|
4
|
61.8
|
6
|
牛津大学
|
美国
|
2
|
61
|
7
|
普林斯顿大学
|
美国
|
5
|
59.4
|
8
|
哥伦比亚大学
|
美国
|
6
|
55.8
|
9
|
加州理工学院
|
美国
|
7
|
55.5
|
10
|
芝加哥大学
|
美国
|
8
|
54.2
|
11
|
耶鲁大学
|
美国
|
9
|
53.6
|
12
|
康奈尔大学
|
法国
|
10
|
49.8
|
13
|
巴黎萨克雷大学
|
英国
|
1
|
49.1
|
14
|
伦敦大学学院
|
美国
|
3
|
48.5
|
14
|
宾夕法尼亚大学
|
美国
|
11
|
48.5
|
16
|
加州大学-洛杉矶
|
美国
|
12
|
48
|
17
|
华盛顿大学
|
中国
|
13
|
46.2
|
18
|
清华大学
|
美国
|
1
|
46
|
19
|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
美国
|
14
|
45.5
|
20
|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
|
美国
|
15
|
45.3
|
21
|
加州大学-旧金山
|
瑞士
|
16
|
44.7
|
22
|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
中国
|
1
|
44.1
|
23
|
北京大学
|
中国
|
2
|
42.5
|
24
|
浙江大学
|
加拿大
|
3
|
42
|
25
|
多伦多大学
|
英国
|
1
|
41.5
|
26
|
帝国理工学院
|
美国
|
4
|
40.4
|
26
|
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
|
美国
|
17
|
40.4
|
28
|
纽约大学
|
美国
|
18
|
38.9
|
29
|
洛克菲勒大学
|
中国
|
19
|
38.7
|
30
|
上海交通大学
|
|
4
|
37.7
|
排名对象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的对象包括:所有曾经有教师或校友获得过诺贝尔奖或菲尔兹奖的大学;所有有高被引科学家的大学;过去10年中所有在《自然》(Nature)或《科学》(Science)杂志上作为通讯作者单位发表过论文的大学;以及各个国家被科学引文索引(SCIE)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论文数较多的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实际排名的大学超过2500所,发布的是处于世界前1000名的大学。
指标体系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选择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折合数(简称“校友获奖”)、获诺贝尔科学奖和菲尔兹奖的教师折合数(简称“教师获奖”)、各学科领域被引用次数最高的学者数(简称“高被引科学家”)、在《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上发表论文的折合数(简称“N&S论文”)、被科学引文索引(SCIE)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论文数(简称“国际论文”)、上述五项指标得分的师均值(简称“师均表现”)等六个指标对世界大学的学术表现进行排名。
在进行排名时,校友获奖、教师获奖、高被引科学家、N&S论文、国际论文、师均表现等每项指标得分最高的大学为100分,其它大学按其与最高值的比例得分。如果任何一个指标的数据分布呈现明显的异常,则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对大学在六项指标上的得分进行加权,令总得分最高的大学为100分,其它大学按其与最高值的比例得分。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的指标与权重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简称
|
权重
|
教育质量
|
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折合数
|
校友获奖
|
10%
|
教师质量
|
获诺贝尔科学奖和菲尔兹奖的教师折合数
|
教师获奖
|
20%
|
各学科领域被引用次数最高的学者数量
|
高被引科学家
|
20%
|
科研成果
|
在《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上发表论文的折合数*
|
N&S论文
|
20%
|
被科学引文索引(SCIE)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论文数量
|
国际论文
|
20%
|
师均表现
|
上述五项指标得分的师均值
|
师均表现
|
10%
|
* 对纯文科大学,不考虑N&S论文指标,其权重按比例分解到其它指标中。
|
指标定义与统计方法
指标
|
定义
|
校友获奖
|
指一所大学的校友获得的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数量。校友是指在一所大学获得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为了更客观地反映一所大学的学术表现,对不同年代的获奖校友赋予不同的权重,每回推十年权重递减10%,如2011年以来毕业的获奖校友的权重为100%,2001-2010年毕业的获奖校友的权重为90%,1991-2000年的权重为 80%,1921-1930年的权重为10%。最后计算1921年以来的获奖折合数。如果一个校友在一所学校获得两个或以上学位,只计算最近的一次。
|
教师获奖
|
指一所大学的教师获得的诺贝尔科学奖(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经济学)和菲尔兹奖(数学)的数量。为了更客观地反映一所大学的学术表现,对不同年代的获奖者赋予不同的权重,每回推十年权重递减10%,如2021年以来获奖者的权重为100%,2011-2020年的权重为90%,2001-2010年的权重为80%,1931-1940年的权重为10%。最后计算1931年以来的获奖折合数。获奖人同时署名两个单位时,各计0.5。诺贝尔科学奖共享者的权重为获得奖金的比例。
|
高被引科学家
|
指一所大学的高被引科学家总数。高被引科学家是由科睿唯安公司研制发布的世界范围内各学科领域论文被引次数最高的研究人员。2025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高被引科学家指标的计算使用2024年11月版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一名高被引科学家在多个领域同时入选时,每个领域各统计一次。统计时仅考虑高被引科学家的第一工作单位。
|
N&S论文
|
指一所大学过去五年(2020-2024)在《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上发表研究论文的折合数。为了更客观地反映一所大学的学术表现,对不同作者单位排序赋予不同的权重,通讯作者单位的权重为100%,第一作者单位(如果第一作者单位与通讯作者单位相同,则为第二作者单位)的权重为50%,下一个作者单位的权重为25%,其它作者单位的权重为10%。当有多个通讯作者单位时,我们以排在第一位的单位作为通讯作者单位,其它通讯作者单位依次视为第一作者单位、第二作者单位等。
|
国际论文
|
指一所大学过去一年(2024)被SCIE和SSCI收录的论文数量,只统计研究论文(Article),不统计评论(Review)或快讯(Letter)等。对SSCI收录的论文赋予2倍的权重。
|
师均表现
|
指一所大学的师均学术表现,由前五项指标得分之和除以全时(Full time equivalent)教师数而得。2025年排名中有教师数的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英国、中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亚、荷兰、瑞典、瑞士、比利时、韩国、捷克、新西兰、沙特阿拉伯、西班牙、奥地利、挪威、波兰、以色列等,未采集到教师数的国家或地区的大学,教师数采用世界前1000名大学教师数的均值。
|
2025THE世界大学排名
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是由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 该排名每年更新一次,根据教学、研究、论文引用、国际化、产业收入等五个范畴共计13个指标,为全世界最好的1000余所大学(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排列名次。
排名
|
院校
|
国家
|
总分
|
教学
|
研究环境
|
研究质量
|
行业
|
国际视野
|
1
|
牛津大学
|
英国
|
98.5
|
96.8
|
100
|
98.8
|
99.6
|
97.3
|
2
|
麻省理工学院
|
美国
|
98.1
|
99.2
|
96
|
99.7
|
100
|
93.8
|
3
|
哈佛大学
|
美国
|
97.7
|
97.3
|
99.9
|
99.3
|
85.7
|
90.1
|
4
|
普林斯顿大学
|
美国
|
97.5
|
98.3
|
98
|
98.9
|
96.9
|
87.4
|
5
|
剑桥大学
|
英国
|
97.4
|
95.9
|
99.9
|
97.6
|
88.4
|
97.1
|
6
|
斯坦福大学
|
美国
|
97.2
|
97.5
|
97.3
|
99.6
|
100
|
85.1
|
7
|
加州理工学院
|
美国
|
96.3
|
95.2
|
97.5
|
97.3
|
100
|
89.7
|
8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美国
|
94.5
|
87.2
|
98.9
|
99
|
99.5
|
86.4
|
9
|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
|
英国
|
94.4
|
89.3
|
94.9
|
98.5
|
90.8
|
98.3
|
10
|
耶鲁大学
|
美国
|
94.1
|
93.7
|
95
|
97.8
|
86.5
|
82.3
|
11
|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
瑞士
|
93
|
87.3
|
97.2
|
95.1
|
84
|
95.3
|
12
|
清华大学
|
中国
|
92.5
|
95.4
|
98.4
|
93.5
|
100
|
49.8
|
13
|
北京大学
|
中国
|
92
|
94.9
|
97.7
|
88.2
|
99.9
|
70.1
|
14
|
芝加哥大学
|
美国
|
90.9
|
88.4
|
90
|
97.4
|
86.2
|
81.1
|
14
|
宾夕法尼亚大学
|
美国
|
90.9
|
87.1
|
90.7
|
96.9
|
98.3
|
79.3
|
16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
美国
|
90.7
|
83.7
|
91.3
|
97.3
|
100
|
83.6
|
17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新加坡
|
89.9
|
78.4
|
93.6
|
95.7
|
100
|
91.9
|
18
|
哥伦比亚大学
|
美国
|
89.8
|
86.4
|
88.8
|
96.9
|
75.9
|
85.4
|
18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
美国
|
89.8
|
84.9
|
92.1
|
96.6
|
89
|
73.4
|
20
|
康奈尔大学
|
美国
|
89.2
|
83.2
|
91.1
|
96.8
|
69.5
|
85.5
|
21
|
多伦多大学
|
加拿大
|
88.3
|
76.2
|
93.5
|
93.4
|
94.9
|
91.8
|
22
|
伦敦大学学院
|
英国
|
87.7
|
77.6
|
86.2
|
98.4
|
74.9
|
97.7
|
22
|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
美国
|
87.7
|
84.3
|
88.8
|
95.4
|
82.5
|
68.2
|
24
|
卡内基梅隆大学
|
美国
|
85.7
|
73.1
|
85.1
|
99
|
85.4
|
84.2
|
25
|
华盛顿大学
|
美国
|
83.8
|
74.6
|
81.3
|
98
|
84.7
|
72.1
|
26
|
慕尼黑工业大学
|
德国
|
83.5
|
70.4
|
86
|
91.7
|
100
|
83.1
|
27
|
杜克大学
|
美国
|
83.4
|
77.7
|
75.6
|
96.2
|
100
|
75.5
|
28
|
东京大学
|
日本
|
83.3
|
94.1
|
94.2
|
68.3
|
100
|
50.4
|
排名的指标和方法: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使用多种指标来评估大学的综合表现。这些指标包括教学(学习环境)、研究(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论文引用(研究影响力)、国际化(国际学生和教职工比例)和产业收入(与产业界的合作和收入)等。这些指标共同构成了排名的基础,旨在全面反映大学的学术和研究水平。
2025 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是最全面、最严格、最均衡的全球排名之一。由五大一级指和18项二级指标标构成,涵盖了大学的教学、研究、知识转移和国际化等核心任务,对研究密集型大学进行评估。
TIMES从9个维度评估各所大学——
●学生满意度(Student satisfaction):分为教学质量(Teaching quality)和学生体验(Student experience)
●科研质量(Research quality)
●准入标准(Entry standard)
●毕业生前景(Graduate prospects)
●二等一及以上学位获得率(First/2:1s)
●学位完成率(Completion rates)
●师生比例(Student staff ratios)
●人与地球(People & Plant)
今年的排名方法有调整,毕业生前景的权重增加了 0.5,且新增了一项评分标准「人与地球」,用来评估院校的可持续性和环境标准。
在新增项「人与地球」里,环境标准约占45%的分数,如碳减排、废物和回收、节水以及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可持续性约占55%,如校园内提供的食物、大学的投资、课程、招聘活动等。
2025-2026 U.S.News世界大学排名
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又译U.S. News全球最佳大学排名,由美国《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于2014年10月28日首次发布,根据大学的学术水平、国际声誉等十项指标得出全球最佳大学排名,以便为全世界的学生在全球范围选择理想的大学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2025年6月17日,U.S. News & World Report《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以下简称U.S. News)正式发布了最新的2026世界大学排名(2025-2026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U.S. News最佳大学排名已有42年历史,在今年更新的2025-2026全球最佳大学排名中,共评估了100多个国家及地区共2250所顶尖大学的表现,相比去年有所增加。
排名
|
学校名称
|
英文名
|
国家/地区
|
1
|
哈佛大学
|
Harvard University
|
美国
|
2
|
麻省理工学院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美国
|
3
|
斯坦福大学
|
Stanford University
|
美国
|
4
|
牛津大学
|
University of Oxford
|
英国
|
5
|
剑桥大学
|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
英国
|
6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
美国
|
7
|
伦敦大学学院
|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UCL)
|
英国
|
8
|
华盛顿大学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美国
|
9
|
耶鲁大学
|
Yale University
|
美国
|
10
|
哥伦比亚大学
|
Columbia University
|
美国
|
11
|
伦敦帝国学院
|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
英国
|
11
|
清华大学
|
Tsinghua University
|
中国
|
13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
美国
|
14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
美国
|
15
|
宾夕法尼亚大学
|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
美国
|
16
|
加州大学-旧金山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
美国
|
16
|
康奈尔大学
|
Cornell University
|
美国
|
16
|
多伦多大学
|
University of Toronto
|
加拿大
|
16
|
普林斯顿大学
|
Princeton University
|
美国
|
20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
新加坡
|
21
|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
美国
|
21
|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 Ann Arbor
|
美国
|
23
|
加州理工学院
|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美国
|
24
|
西北大学
|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
美国
|
25
|
北京大学
|
Peking University
|
中国
|
26
|
芝加哥大学
|
University of Chicago
|
美国
|
27
|
杜克大学
|
Duke University
|
美国
|
28
|
南洋理工大学
|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
新加坡
|
29
|
悉尼大学
|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
澳大利亚
|
30
|
墨尔本大学
|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
澳大利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