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作为亚洲最具吸引力的商业与创新中心之一,吸引了大量海外人才和创业者。
对于希望在新加坡长期发展的专业人士而言,就业准证Employment Pass, EP和创业准证EntrePass是两条主要的入境与发展路径。虽然两者均可作为申请永久居留权PR的跳板,但在适用对象、申请条件和后续发展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就业准证EP主要面向被新加坡企业聘用的外籍专业人士、经理或高管。申请人需具备良好的教育背景、相关工作经验,并获得本地雇主的正式聘书。
自2025年起,EP的最低月薪门槛提升至非金融行业5,600新币、金融行业6,200新币,且薪资水平直接影响审批结果。学历、年龄、行业经验等也是重要考量因素。
EP持有者可携带配偶和子女来新发展及定居,配偶可申请工作许可,子女可入读公立学校。工作满6至14个月后(建议2年后申请为佳),若各方面稳定、薪资达标,即可申请PR永久居留权。
此外,若申请人以股东身份自雇,也可通过自雇EP模式申请,但需证明公司真实运营并为本地经济创造价值。
相比之下,创业准证EntrePass专为有意在新加坡创办创新型企业的外国企业家设计。申请人只需年满18岁,计划在新加坡设立科技或高增长潜力公司。更重要的是,公司必须具备创新属性,例如拥有专利、获得风投支持、与科研机构合作或获得政府资助项目。
创业准证不设固定薪资要求,但申请人需在获批后6个月内提供办公地址、雇佣本地员工并缴纳CPF公积金等公司正常运营证明文件,否则准证可能被取消。成功运营一段时间后,创业者可转为就业准证并申请PR, 审批重点在于企业对新加坡经济有实际性贡献。
总体而言,就业准证更适合已有稳定职位的专业人士,强调个人资质与薪资水平;而创业准证则面向有创新项目和创业意愿的投资者,更看重商业模式,科技含量,以及企业增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