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往年,2025 年新加坡留学申请出现了多项关键调整,这些变化直接关系到录取成功率,建议提前做好准备:
公立大学申请流程优化: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与南洋理工大学(NTU)今年新增 “预申请评估” 环节,9 月 1 日起开放线上评估通道。申请者提交高中成绩单、语言成绩等基础材料后,15 个工作日内即可获取评估结果,有效避免盲目投递导致的时间浪费。
与此同时,部分理工科专业(例如 NTU 的人工智能专业、NUS 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新增 “科研潜力附加材料” 要求,申请者需提交相关实验报告或项目经历概述。
语言成绩接受范围扩大:
2025 年起,除雅思、托福外,PTE 学术类(PTE Academic)成绩正式被所有公立院校认可,总分达到 58 分以上(单项不低于 50 分)即可替代雅思 6.5 分的要求;
私立院校如新加坡 PSB 学院、楷博高等教育(Kaplan)新加坡校区,还接受多邻国英语测试(Duolingo)成绩,总分 105 分便能满足语言门槛。
签证审批时效提升:
新加坡移民与关卡局(ICA)针对留学生签证推出 “快速通道”:通过指定留学机构提交申请,且材料齐全的情况下,审批周期从以往的 4-6 周缩短至 2-3 周。
不过需注意,资金证明要求更为明确:需提供有效期至少 6 个月的银行存款证明,金额不低于 20 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且需注明资金来源。
热门专业选校指南:
避开 “天坑”,锁定高就业率方向
新加坡不同院校的专业优势差异显著,选对专业与院校,相当于提前抢占就业优势。以下是 2025 年值得重点关注的方向:
公立大学王牌专业推荐(就业率 & 薪资双高)
NUS(新加坡国立大学):
商科领域:金融工程专业连续 5 年位居亚洲第一,课程与新加坡交易所(SGX)有合作,大三学生可参与实习项目,毕业生多入职高盛、摩根士丹利等投行,平均起薪为 4200 新币 / 月;
工科领域:
计算机科学专业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方向,与谷歌新加坡研发中心共建实验室,学生可参与实际项目开发,就业率达 98%,不少毕业生入职后获得 “EP 工作准证”(高端就业签证),为申请永居加分。
NTU(南洋理工大学):
理工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全球排名前十,依托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的资源,学生可接触前沿纳米材料、新能源材料研究,毕业生多进入巴斯夫、台积电等企业;
文科:
公共政策与管理专业与新加坡政府部门合作密切,提供政策调研实习机会,适合未来计划进入政府机构、国际组织(如东盟秘书处)工作的学生,毕业生平均起薪为 3800 新币 / 月。
私立院校高性价比专业(适合成绩中等,追求灵活升学)
新加坡管理学院(SIM):与英国伯明翰大学合作开设的 “国际商务” 专业,课程侧重跨文化沟通、全球供应链管理,年均学费 12 万元人民币,毕业后可获得英国本校学位证书,回国可完成学历认证,就业率超 90%,毕业生多进入外贸企业、跨国公司东南亚分公司。
科廷大学新加坡校区:“石油工程与天然气管理” 专业是其特色,依托新加坡作为全球石油贸易中心的区位优势,实习机会丰富(如壳牌、埃克森美孚新加坡分公司),年均学费 15 万元人民币,适合对能源领域感兴趣的学生,毕业生起薪约 3200 新币 / 月。
选专业避坑提醒:
避免盲目跟风 “热门专业”:例如部分私立院校的 “大众传媒” 专业,课程实践环节较少,且本地媒体行业对国际生招聘名额有限,就业率仅约 60%;
谨慎选择 “理论性过强” 的专业:如部分公立院校的 “哲学”“历史学” 等纯文科专业,虽学术实力强劲,但本地就业对口岗位较少,国际生大多需回国发展,需提前规划职业路径。
留学生活适应手册:从落地到融入,这些技巧超实用
初到新加坡,难免会遇到文化、生活习惯上的差异,掌握这些技巧能快速适应:
落地首周必做 3 件事
办理重要证件:抵达后 7 天内,需到 ICA 领取 “学生准证”(Student Pass),同时申请 “新加坡身份证”(NRIC)。可线上预约办理时间,携带护照、录取通知书、住宿证明等材料,现场拍照取证,约 3 个工作日可领取;
开通本地银行账户:推荐办理星展银行(DBS)或华侨银行(OCBC)的学生账户,凭学生准证即可申请,无账户管理费,还可办理学生信用卡(额度 500-1000 新币),方便日常消费;
熟悉交通系统:前往地铁站服务台办理 “学生 EZ-Link 卡”(需提供学生准证),乘坐地铁、公交可享受 5 折优惠;下载 “SG BusLeh”“Citymapper” APP,实时查询公交线路与到站时间,避免迷路。
饮食与住宿:省钱又舒适的选择
饮食:新加坡 “食阁”(Food Court)是性价比之选,遍布社区与学校周边,一顿饭价格 3-8 新币(约 15-40 元人民币),推荐尝试 “辣椒螃蟹饭”“沙爹串”“福建虾面” 等本地美食;若想节省开支,可到 “湿巴刹”(菜市场)采购食材做饭,蔬菜、肉类价格比超市低 20%-30%,例如鸡胸肉约 3 新币 / 公斤,青菜 1-2 新币 / 把。
住宿:除校内宿舍(公立大学宿舍需提前 3 个月申请,私立院校多无校内宿舍)外,还可选择 “学生公寓”(如 Student Living、iQ Student Accommodation),月租 800-1200 新币,包含水电、Wi-Fi,且配备公共厨房、自习室,适合喜欢社交的学生;
若想进一步降低成本,可与同学合租 “组屋”(政府保障性住房),2-3 人合租一套两居室,人均月租 500-700 新币,推荐选择 “金文泰”“武吉知马” 等靠近学校、交通便利的区域。
文化融入小技巧
语言沟通:
新加坡通用 “新加坡英语”(Singlish),会夹杂马来语、闽南语词汇(如 “lah”“hor”“shiok”),初期可能不适应,可多与本地同学交流,或观看本地电视剧(如《过江新娘》)熟悉口音。日常沟通使用普通话也能顺畅交流,无需担心语言障碍;
参与本地活动:
学校会定期举办 “新加坡文化体验日”“邻里义工活动”,例如到社区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参与新加坡 “妆艺大游行” 筹备等,既能了解本地文化,又能拓展人脉;还可加入学校的 “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CSSA),获取学业与生活上的帮助。
新加坡留学的优势不仅在于顶尖的教育质量、高性价比的费用,更在于 “短平快” 的升学就业路径 —— 本科 3-4 年、硕士 1-1.5 年,毕业后可享受宽松的就业与移民政策。但要抓住这些机会,需提前了解申请新规、选对专业院校,并做好生活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