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智慧,现代新生
在新加坡,传统中医药(TCM)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南洋理工大学(NTU)近日宣布,将于2026年推出本地首个中医学理学硕士课程,并与北京中医药大学(BUCM)共建联合实验室,运用人工智能(AI)技术攻克慢性病管理难题。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标志着新加坡中医教育迈向新里程,更预示着古老智慧与前沿科技的深度融合,将为“健康SG”国家战略注入全新活力。
从邻里巷弄间熟悉的草药香,到祖辈口中“调理身体”的智慧,中医药早已是新加坡多元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这门古老的疗愈艺术正以一种崭新的姿态,昂首迈入现代化医疗的殿堂。
当脉搏诊断与AI算法相遇,当草药配方与大数据分析结合,一个更精准、更高效、更具科学实证的中医药新时代正在到来。
这不仅是对传统的致敬,更是面向未来的大胆探索,旨在为每一位新加坡居民提供更全面、更个性化的健康守护。
教育升级
NTU引领本地中医人才培养
首个本土硕士课程,打造高阶中医专才
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简称NTU)将于2026年正式开办新加坡首个中医学理学硕士课程。这一里程碑式的项目旨在培养能够处理复杂病例、具备更强科研能力的高层次中医专才。
据NTU中医诊所主任兼中医学士学位课程主任钟丽丹副教授透露,该课程设置为全日制一年或兼职两年,首批计划招生约30人,未来有望增至每年50人。
课程的招生范围十分广泛,不仅面向中医学毕业生和执业中医师,也欢迎西医、牙医及相关专职医疗人员报读。学生将深入学习研究方法论、经典与现代中医理论,并可选择妇科、针灸或生物医学科学等专业方向进行深造。
卫生部高级政务部长许宝琨医生在2025年新加坡全球中医药高峰论坛上指出,这一课程将为本地中医行业建立一个稳定、优质的人才输送管道。
从双学位到本土化:二十载深耕结硕果
NTU在中医教育领域的探索由来已久。早在2005年,NTU便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推出了结合生物医学与中医学的五年制双学位课程,至今已培养超过430名毕业生。
数据显示,超过80%的毕业生选择成为注册中医师,并持续在相关领域工作,证明了市场对高质量中医人才的强劲需求。
“我们意识到,是时候让NTU推出自己的学位课程,一个更适合新加坡医疗保健需求的课程。”—— 卫生部长王乙康
基于双学位课程的成功经验和毕业生明确的职业倾向,新加坡教育部、卫生部与NTU共同决定,推出更聚焦、更贴合本土需求的课程。
2024年,NTU宣布设立全新的四年制中医学士学位课程,并将在2028年授予首个完全由本地大学颁发的中医学位。
如今,硕士课程的设立,标志着NTU已构建起从本科到研究生的完整中医教育体系,为新加坡中医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赋能
人工智能重塑中医诊疗与研究
AI驱动的精准医疗
除了教育领域的突破,NTU更将目光投向了科技前沿。通过与拥有二十年合作基础的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化合作,双方宣布成立联合人工智能实验室。
该实验室将分别设在NTU生命科学学院和北中医附属的东方医院,致力于将AI技术与中医相结合,为糖尿病前期、肥胖等代谢类疾病以及肠易激综合征(IBS)等功能性消化障碍提供更优的预防与治疗方案。
钟丽丹副教授解释了合作模式:“NTUAI科研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北中医则提供其庞大的病人数据库,与NTU分享经验和模型,协助NTU根据新加坡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为本地研究服务。”
这一合作旨在利用AI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补充传统中医依赖经验的“望闻问切”,从而更精准地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和预测疾病发展趋势,实现从“治已病”到“治未病”的转变。
数据驱动下的市场新机遇
NTU与北中医的合作,正值全球及亚太地区中医药市场蓬勃发展之际。根据市场研究报告,亚太地区中医药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约505亿美元,以10%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持续扩张。这一强劲的增长势头,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报告进一步显示,在各类疗法中,中草药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这种市场结构也解释了为何钟丽丹副教授提到,尽管新加坡因气候原因不进行大规模草药种植,但会引入品质可控的中草药进行临床研究和新药研发。
AI技术的应用,无疑将加速这一进程,通过数据分析解锁草药配方的新功效,推动循证医学的发展。
国家战略
中医全面融入“健康SG”蓝图
NTU的一系列举措,与新加坡政府推动中医药发展的国家战略同频共振。许宝琨医生在论坛上强调,中医药“治未病”的整体健康理念与“健康SG”(Healthier SG)计划将重点从治疗转向预防的愿景不谋而合。
他表示,未来经认证的中医诊所和医师将被纳入“健康SG”体系,成为支持国民健康的重要一环。
为支持中医行业发展,卫生部已推出多项关键措施:
- 中医临床培训项目 (CTP):自2024年1月起,为新注册中医师提供为期一年的结构化培训,类似西医的“住院医师”制度,帮助他们顺利过渡到独立执业。
- 中西医结合沙盒计划 (TCM Integrative Sandbox):鼓励公共医疗机构探索和评估循证中医治疗方案。目前已收到来自三大医疗集群的18份提案,涵盖针灸治疗偏头痛和癌症相关护理等。
- 中医发展津贴 (TCMDG):自设立以来,已支持了21个科研项目,并在2025年收到了31份新提案,显示出业界高涨的科研热情。
- 全国典范中医师奖:将于明年由卫生部与新加坡中医学院联合推出,以表彰业内杰出贡献者。
这些举措共同构成了一个全面的支持框架,从教育、临床、科研到行业认可,全方位推动中医药在新加坡医疗保健体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从NTU校园里对中医充满热忱的年轻学子,到国家层面将中医融入“健康SG”的宏大蓝图,我们看到了一幅传承与创新交织的动人画卷。
NTU新设的硕士课程和AI联合实验室,不仅是学术上的突破,更是对未来医疗模式的积极探索。当古老的中医智慧与现代科技深度拥抱,一个更全面、更个性化、更具预防性的整合医疗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这不仅将提升新加坡国民的健康福祉,也为全球传统医学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新加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