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对外籍人才一向欢迎,但近几年政策在悄悄收紧。
以前找个新加坡雇主、拿到 offer,就有很大机会拿 EP(Employment Pass)。但现在:
薪资要求不断上调:从 2025 年起,EP 的最低月薪要 5600 新币,金融行业更高,要 6200 新币。年龄越大,薪资门槛也越高。
积分制评估(COMPASS):除了薪资,还要通过一个打分系统,考核学历、工作经验、公司背景、本地雇佣比例等等。不再是单纯“有公司要你”就行。
审核更严格:人力部会查公司是不是有认真招本地人,外籍员工比例合不合理。
不过,如果你的职业在新加坡的紧缺职业清单(Shortage Occupation List)里,不仅可以在打分系统里得到额外加分,申请成功率也能再上一个等级!
今天给大家全面整理分享一下,2025年新加坡最新发布紧缺职业清单上包含的7个行业和30种职业:
农业技术领域(2个职业)
替代蛋白食品应用科学家
新型食品生物技术专家
金融服务领域(1个职业)
金融/投资顾问(高净值/超高净值家族办公室和慈善机构)
绿色经济(4个职业)
碳项目经理
碳标准和方法分析师
碳交易员
碳认证与审计专家
医疗保健领域(5个职业)
临床心理学家
放射诊断师
职业治疗师
物理治疗师
注册护士
资讯技术领域(13个职业)
人工智能科学家/工程师
应用/系统程序师
云端技术专家
网络风险专家
网络安全设计师
网络安全运作专家
数据科学家
数码取证专家
渗透测试专家
数码产品经理
软件和应用经理(技术主管)
软件开发师
网络和移动应用开发师
海事领域(2个职业)
海事主管
海事技术总监
半导体领域(3个职业,25年新增)
半导体工程师
仪表工程师
流程工程师
这些岗位都是新加坡未来 5-10 年的重点发展方向,也是官方明确欢迎的外籍人才。
如果你在紧缺职业清单上,并且薪资 & 经验都匹配,新加坡工作签证的获批几率确实会更高。
但每个人的背景都不同,别盲目套用别人的成功案例,关键还是要结合自身情况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