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新加坡对外籍学生的政策也迎来重大调整。本次新政涉及“签证办理、兼职管理、就业与移民通道”三大方向。对想要留学新加坡的学生和家长来说,这不仅是政策层面的更新,更意味着在未来几年,留学新加坡将变得更加高效、规范,同时也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01 学生签证:全面提速与智能化管理
以往留学生常常吐槽“签证审批周期太久”,如今新加坡终于在这方面动了大刀。
1. 核心申请要求
- 录取资质:必须获得教育部认可院校(MOE-registered)的录取通知,且课程时长不少于3个月。
- 资金证明:需提供至少2万新币的存款证明,确保能覆盖首年学费与生活费。若由家庭提供资助,则还需额外提交担保人的收入文件。
- 健康检查:必须完成结核、HIV等基础体检,并提供疫苗接种记录。
这一点体现了新加坡的“双重思路”:既要保障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质量,又要降低留学风险。
2. 审批效率提升
- AI预审系统:申请通过 SOLAR+ 系统提交后,48小时内即可获知材料是否齐全。
- 审批周期缩短:平均审批周期由原先的6-8周,缩短至 28天左右。
- 入境手续简化:获批者先收到“原则批准函”(IPA),入境后30天内换正式学生准证即可。
这一流程的优化,对急于赶上学期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
3. 签证管理更严格
- 无纸化签证:所有信息直接挂钩 SingPass账户,实现“一人一码”,方便管理。
- 出勤率要求提高:最低出勤率从85%提升至 90%。若长期缺勤,签证可能直接被取消。
签证“快与严并存”,意味着学生在享受效率提升的同时,也要承担更严格的监管压力。
02 打工政策:机会更多,但监管更严
兼职工作一直是留学生最关心的话题之一。新政对“谁能打工、能打多久、能做什么”做出了更清晰的界定。
1. 公立院校 vs 私立院校
公立大学/理工学院学生
- 学期中:每周最多16小时
- 假期:可全职工作(无时长限制)
私立院校学生(PEI)
- 必须申请 培训工作许可(TWP)
- 无论假期还是学期中,都限制在 16小时/周
未满18岁学生
- 严禁校外兼职,仅能在校内从事图书馆助理等岗位。
2. 监管升级
- 人脸识别打卡系统:所有雇佣留学生的雇主需安装系统,工作时长直接上传至移民局。
- 行业限制:夜店、酒吧、赌场等敏感行业一律禁止。违者可能被立即遣返。
3. 推荐的“高薪兼职”
- 实验室助理(18-25新币/小时)
- 中文家教(25-40新币/小时,明星学生甚至可达100新币)
- 展会翻译(日薪300新币+交通补贴)
相比以前“灰色地带多”,现在留学生的兼职更加规范、透明,但“违规成本”也大大提高。
03 毕业后就业:更注重质量与长期发展
对于计划留在新加坡发展的学生,就业政策是核心。
就业准证种类
- Employment Pass (EP)
最低月薪 5,600新币(金融业 6,000新币)
需通过 COMPASS 积分制(学历、行业、薪资、适配性)
- S Pass (SP)
面向月薪3,000新币以上的中级技能人才
EP门槛虽高,但只要学历与薪资达标,仍是多数留学生的首选;S Pass则适合希望“先就业、再升级”的学生。
04 移民政策:通道放宽,优势专业受青睐
新加坡一直以“择优留人”著称。2025年新政在“放宽”与“精挑”之间找到了平衡。
1. 永久居民(PR)申请
- 硕士毕业生优待:公立硕士毕业生持EP满1年即可申请(以往普遍要求2年)。
- 紧缺行业优先: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等领域的申请人可享快速审批(6-8个月)。
- 积分制优化:
本地学历加分翻倍(本科+20分,硕士+30分)
志愿服务与社区活动加分
2. 创业与投资移民
- EntrePass:创业投资 ≥5万新币,行业需符合深科技、生物医药、AI等领域。
- GIP全球投资者计划:250万新币投资基金或初创企业,即有机会获PR。
政策释放出明确信号—— “学得好+行业对口+积极融入社会”,才是未来移民的核心竞争力。
05 给留学生的实用建议
- 提早规划专业与院校:重点关注新加坡国家战略领域(如AI、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
- 严格遵守法规:保持出勤率,避免超时打工。违规可能“一次失误毁掉全部规划”。
- 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志愿服务、社区活动不仅能拓展人脉,还能为PR申请加分。
- 密切跟踪官方消息:定期查阅ICA、MOM、EDB、MOE官网,避免信息滞后。
2025年新加坡的留学新政,既是“门槛”,也是“机会”。签证更快、打工更严、移民更宽,本质上体现了新加坡的取舍:用高效与透明吸引真正有志的学生,用严格的监管杜绝滥用制度,用开放的移民政策留住最优质的人才。
对中国家庭而言,这些变化意味着: 早做规划、选对路径,孩子不仅能接受一流教育,还能在未来获得更广阔的发展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