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7726427169

首页 > 亚洲留学 > 新加坡留学 > 新加坡中学生为什么14岁选科定终身?

新加坡中学生为什么14岁选科定终身?

在新加坡,14岁的孩子正面临一个堪比”高考志愿填报”的重要抉择——中三选科(Subject Combination)。这可不是简单的”选几门课”,而是直接关系到未来O水准考试、升学路径,甚至职业方向的关键选择。

这就是新加坡教育的现实——“早规划,早分流”。但为什么这么早?合理吗?孩子会不会被”定型”得太早?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新加坡中学选科像点菜

在新加坡的中学教育体系中,中一、中二是基础阶段,在中二年末根据自己的学业表现、兴趣和老师建议,决定中三开始学习哪些科目组合。这一步叫做 Subject Combination Selection,也常被称作Streaming(分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核心科目(必修):

英文(English Language)

母语(Mother Tongue)

数学(Mathematics)

科学(Science,通常从中三开始分成物理、化学、生物)

人文学科(如历史、地理、社会学)

选修科目(可选):

高阶数学(Additional Mathematics)

纯理科(Pure Physics, Pure Chemistry, Pure Biology)

文科类(History, Geography, Literature)

商科类(Principles of Accounts, Business Studies)

艺术类(Art, Design & Technology, Music)

应用科目(Computer Applications 等)

学生最终将以这些科目报考O水准(GCE O-Level)考试,决定升入初级学院(JC)、理工学院(Polytechnic)还是工艺教育学院(ITE)。

换句话说,中三的选科决定了中四的考试方向,而O水准的成绩决定了大学前的升学路径。这是一条单行线,弯道超车的机会并不多。

为什么新加坡要这么早分流?

理由1:因材施教,不浪费天赋

新加坡政府认为,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学术路线。与其让不擅长读书的孩子硬扛A水准(高考),不如早点让他们学实用的技能(比如工程、设计、商业)。

理由2:提高整体竞争力

新加坡资源有限,必须高效培养人才。“让适合科研的人去搞科研,适合技术的人去搞技术”,避免”所有人都挤大学”的尴尬局面。

理由3:减少内卷,降低焦虑

相比中国”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新加坡的分流让不同能力的孩子走不同的路,减少无意义的竞争

新加坡留学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