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际学校8月开学季!
各位即将踏上新加坡求学之旅的中国家长们,随着 8 月的到来,新加坡各大国际学校即将迎来新一批朝气蓬勃的中国留学生。作为深耕新加坡教育领域多年的本地精英家长社群,我们深知此刻你们心中既有对孩子未来的憧憬,也有对未知环境的忐忑。
今天,我们就结合多年的经验,为大家梳理一份超实用的入学准备指南,让孩子的新加坡求学之路更顺畅。
01 这些8月开学的热门校,你家娃中签了吗?
新加坡国际学校选择丰富,8 月开学的热门校各有特色:
- 新加坡美国学校(SAS):规模大,美式课程体系完善,课外活动超 90 种,位于武吉知马地区,8 月中旬开学。
- 加拿大国际学校(CIS):采用安大略省课程,提供 IB 课程,学生来自 80 多个国家。
- 斯坦福美国国际学校(SAIS):创新教学是其亮点,STEM 设施先进,位于樟宜地区,开设 IB 和 AP 课程。
- 德威学院新加坡(DCS):英伦风浓厚,提供英国国家课程和 IB 课程,毕业生名校录取率亮眼。
- 东南亚世界联合书院(UWCSEA):提供IB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全球视野,鼓励投身社区服务、关注解决全球问题,塑造强烈社会责任感。
还有澳洲国际学校、伊顿国际学校等多所优质校可供选择。建议家长提前研究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校园文化,帮助孩子快速适应。
02 行前准备,这些事儿千万别落下
身份与证件:合法留学的 “通行证”
- 收到录取通知后,要尽快通过学校向 ICA 申请学生准证的原则批准信(IPA),准备好护照、证件照、出生证明等材料。
- 持 IPA 入境后,根据预约时间带孩子去ICA办理正式的电子学生准证,记得带上护照、IPA、录取信、疫苗记录等,现场会采集指纹和拍照。
- 疫苗接种记录要齐全,白喉、麻疹等是必查项,缺失的话在国内及时补种并开具英文证明。入境后可能还需要做胸透等体检,提前了解学校要求。
- 备好出生公证书、学历证明公证书等中英文对照件,护照资料页和签证页复印件也别忘了留存。
学习与生活物资:精简实用是关键
- 证件文件是重中之重,录取通知书、学费缴纳凭证等复印件都要带好,家庭关系证明也可能用得上。
- 学习用品可根据行李空间,先在国内自行购买后携带。新加坡超市和书店都能买到,但价格稍贵。电子设备按学校要求准备,英标电源转换插头别忘记。
- 衣物以夏季为主,准备些短袖、短裤,再带两件薄外套应对空调房。校服一般在学校指定供应商处购买,不用从国内带。
- 现金带 3000 – 5000 新元足够初期开销,超过 2 万新元要申报。可办张国际信用卡,到新加坡后尽快开本地银行账户。
健康与保险: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 新加坡规定国际学生必须买医疗保险,通常学校会集体购买,也可自行选择符合要求的,确保涵盖住院、门诊等项目。
- 带些常用非处方药,如感冒药、退烧药等,处方药要带英文处方说明,注意不要携带含违禁成分的药品,抗生素在新加坡需凭处方购买。
- 预约安排好孩子的体检,按要求完成胸透和血液检测,选择 ICA 认可的体检中心,费用大概 150-200 新元。
-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鼓励带些安抚物品,提前了解学校的心理辅导资源,必要时可联系专业儿童心理医生。
语言与文化:提前适应 “软技能”
- 利用暑假强化孩子的英语能力,尤其是学术英语,通过阅读原版书籍、看英文电影等方式提升。基础薄弱的可参加短期强化课程。
- 向孩子介绍新加坡的文化礼仪和生活习惯,比如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遵守秩序排队,了解禁烟、地铁禁食等规定。
- 教育孩子尊重多元文化,理解不同族群的宗教和习俗,学会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友好相处。
- 让孩子了解一些本地特色表达,如 “lah”“makan” 等,有助于日常交流。有条件的话,提前参加新加坡文化体验活动。
心理调适:帮孩子做好心态准备
- 和孩子坦诚交流留学可能遇到的挑战,让他们知道紧张不安是正常的,树立积极心态,把留学看作成长的机会。
- 出发前有意识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让他们自己整理行李、规划作息等,增强自信心。
- 帮孩子提前联系学校的新生辅导老师或学长学姐,加入家长群或学生群,建立支持网络。
- 设定合理期望,不要一开始就要求太高,和孩子一起制定小目标,逐步完成。保持联系但也要适度放手,教孩子一些缓解压力的方法。
03 入学后,这些注意事项要牢记
校园生活:熟悉日常与规章
- 了解学校的作息时间,包括到校、午休、放学及课后活动时间,帮孩子制定每日时间表。
- 认真阅读学生手册,让孩子遵守校规校纪,如着装要求、考勤规定等,避免因违规受处分。
- 让孩子熟悉校园安全措施和应急流程,知道安全出口、保安室和校医室位置,注意个人财物安全。
- 鼓励孩子利用图书馆、实验室等校园设施,积极参加迎新活动,尽快熟悉校园环境和同学。
学术要求:适应课程与节奏
- 了解学校的课程体系,清楚课程结构和评估方式,鼓励孩子主动向老师提问。
- 英语基础薄弱的孩子,参加学校的语言支持课程时多投入才能尽快进入主流班,多阅读英文资料提升能力。
- 培养孩子的主动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制定学习计划,按时完成作业,利用好课后辅导资源。
- 鼓励孩子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遇到学习困难及时向老师求助,重视评估反馈,不断改进。
社交与安全:建立关系,保障安全
- 鼓励孩子主动结交朋友,从和同桌聊天、参加兴趣小组开始,真诚友好地与人相处。
- 教育孩子尊重文化差异,不要对他人的信仰妄加评论,同时也要警惕不良影响,明辨是非。
- 让孩子注意校园社交礼仪,礼貌待人,学会沟通解决矛盾。牢记基本安全常识,外出结伴而行,不跟陌生人搭讪,遇到紧急情况拨打 999。
- 关注孩子的网络使用,教育他们注意网络安全和隐私,遵守学校关于手机使用的规定。
文化融入:拥抱多元,开阔视野
- 带孩子参与新加坡的文化节庆活动,如农历新年、开斋节等,今年有60周年庆,感受多元文化氛围。
- 让孩子学习简单的本地语言,如华语、马来语的日常用语,拉近与当地人的距离。
- 教育孩子尊重本地习俗和法规,遵守公共道德,入乡随俗。
- 鼓励孩子体验新加坡的生活方式,品尝本地美食,逛博物馆、公园等,同时也主动分享中国文化,培养全球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