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路上,最容易被忽视却最致命的“隐形门槛”,或许就是孩子的年龄。当您忙着考雅思、攒工作经验、准备投资材料时,孩子的生日可能正在悄悄划下一道 “生死线”—— 超龄一天,全家同行的计划就可能功亏一篑。澳洲移民体系中,“子女能否随行” 的核心卡在 “被抚养人” 的年龄定义上。本文将用最清晰的逻辑拆解各类签证的年龄规则,帮您精准抓住 “黄金申请期”,让孩子的澳洲未来不被时间耽误!
一、核心定义:谁才算“能随行的子女”?
在澳洲移民法中,“被抚养子女” 必须同时满足三个硬条件,缺一不可:
•年龄上限:通常要求未满 23 周岁(部分签证有特殊放宽,见下文分类);
•经济依赖:主要生活开销(学费、生活费等)需由主申请人或其配偶承担,需提供转账记录、学费收据等证明;
•婚姻状态:未婚、无事实伴侣(De Facto),已婚或有稳定伴侣关系会直接失去资格。
二、分签证类型拆解:子女年龄要求明细
不同签证对子女年龄的要求略有差异,但核心逻辑一致:以“申请递交日” 为 “锁龄点”。以下是常见类别详解:
1. 技术移民类(189/190/491 等)
•核心要求:子女在签证申请递交当天必须未满 23 周岁,且满足经济依赖、单身条件;
•关键优势:“锁龄” 规则严格生效 —— 只要递交时年龄符合,哪怕审理期间孩子满 23 岁,也不影响获批。
•举例:孩子 2002 年 10 月 1 日出生,若 2025 年 9 月 30 日递交 190 签证,即使 2026 年审理时满 24 岁,仍可正常随行。
2. 雇主担保类(482/186/494 等)
•基础要求:与技术移民一致,递交时子女未满 23 周岁,满足依赖和单身条件;
•隐藏风险:482 临时签证转 186 永居时,子女需重新满足 “永居申请递交时未满 23 岁”。若 482 递交时孩子已 22 岁,转永居时可能超龄,需提前规划间隔时间(建议转永居申请在孩子 23 岁前 6 个月递交)。
3 家庭团聚类
•子女签证(101/802):专为子女设计,年龄放宽至递交时未满 25 岁。若年满 18 岁,需提供全日制在读证明(如大学录取通知书、成绩单),且仍需经济依赖父母;
•父母移民(103/143 等):
◦随行子女:父母递交移民申请时,子女需未满 23 岁,满足依赖和单身条件;
◦担保人(澳洲子女):无年龄限制,但需是澳洲公民 / PR,且满足收入、居住要求(如过去 2 年在澳合法居住)。
三、必知关键概念与避坑策略
1. “锁龄” 是核心,早递交 = 早安心
所有签证的“年龄判定日” 均为申请正式递交日(以移民局收到材料并发送确认信为准),而非获邀日或下签日。因此,孩子年龄接近 23 岁时,“赶时间” 比 “等完美材料” 更重要。
2. 18 岁以上子女:证明 “依赖关系” 是关键
若子女年满 18 岁,需额外提供:
•全日制在读证明(学校盖章,注明学制和在读状态);
•近 6-12 个月的生活费转账记录(父母向子女账户转账,每月金额需覆盖当地平均生活费);
•学费缴纳凭证(由父母账户支付的记录)。
3. 超龄豁免:仅两种极特殊情况
豁免几乎不可能,切勿抱有侥幸:
•残疾 / 健康原因:因生理或精神疾病无法独立生活(需提供三甲医院诊断报告、医生证明“无工作能力”);
•政策临时调整:如疫情期间曾放宽过部分限制,但属于个案,不可作为常规规划依据。
四、给家长的行动清单:按孩子年龄分阶段规划
18 岁以下
尽早启动移民评估,优先选“锁龄”严格的签证(如 189/190),避免拖延至青春期;
18-22岁
立即整理在读证明、经济依赖材料,若年龄接近 23 岁,优先递交签证(哪怕材料略有瑕疵,可后续补件);
22 岁+(接近 23岁)
计算“最晚递交曰”(生日前 3个月必须递交,预留材料准备时间),若赶不及,考虑“主申先拿身份,孩子后续走学生签独立技术移民”
超龄后的 Plan B:
•让孩子先申请澳洲学生签证(本科 / 硕士),毕业后通过打分制技术移民(需满足职业评估、语言等要求);
•主申获批后,待孩子满 18 岁且经济独立前,申请 “子女团聚签证”(需主申已获 PR 满 2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