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7726427169

首页 > 亚洲留学 > 马来西亚留学 > 2026年的马来西亚向中国留学生抛出“橄榄枝”

2026年的马来西亚向中国留学生抛出“橄榄枝”

近年来,马来西亚以其优质的英语教学环境、合理的留学预算、包容的文化氛围,以及与中国愈发紧密的教育合作,逐渐成为中国学生的新兴留学热门地。

而随着2026年的临近,这个东南亚国家再次释放出一系列留学政策调整的信号——从入学门槛、签证流程到毕业出路,无一不体现出“趋严但更利好”的双重导向。

如果你正在东南亚留学选项中犹豫,尤其是考虑来西亚,那么这篇文章将为你提供一份详实的2026年马来西亚留学新政解读、趋势预测与务实建议。

一、奖学金体系扩容:不只是“给钱”,更是“抢人”

1政府资助计划升级:

“国际奖学金(MIS)”名额在2025年将增加30%,尤其向博士研究生倾斜——全额学费减免 + 每月3500马币生活津贴,这在生活成本不高的马来西亚,足以覆盖全部日常开销并有结余。

2产学合作项目落地:

针对STEM(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领域的“科技企业培养计划”也同步推出,优秀学生可获50%学费补助,并享有合作科技企业的优先实习机会。

这明确传递出一个信号:马来西亚正有意识地留住高技能人才,尤其是理工科背景的学生。

马来西亚的奖学金虽金额相对较低,但“无条件”比例更高,给予学生更大的职业选择自由度。

二、工作签证期限延长:最实实在在的“欢迎留下”

毕业生临时居留签证(PVPR)有效期大幅调整:

· 本科:1年 → 2年

· 硕士:2年 → 3年

· 博士:3年 → 5年

这意味着,毕业生将有更充裕的时间在马来西亚寻找就业机会、完成职业过渡,甚至积累海外工作经验。

这一政策调整,被认为是马来西亚应对人才外流、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一步。

马来西亚的PVPR新政,在“缓冲时间”上显然更慷慨,更适合希望稳步开启职业生涯的应届生。

三、英语考核与入学通道:更灵活,也更挑剔

英语能力证明选择增多:

· 公立院校新增PTE学术英语考试(最低58分)。

· 私立院校接受托福ESS等线上语言

这无疑给不擅长雅思、托福考试,但英语基础扎实的中国学生开辟了新路径。

但请注意括号里的“部分院校”!

政策的“灵活性”并不代表“放水”。顶尖公立大学(如马来亚大学、博特拉大学)很可能在此基础上维持或提高自己的英语门槛。这意味着,院校之间的录取标准将更加分化,申请者需更精准地定位目标。

马来西亚在英语门槛上的“多元认可”,使其对中等偏上学生群体更具亲和力。

四、签证与材料流程:AI介入,效率革命

从2025年7月17日起,中马互惠签证新政正式落地:

· 中国公民可享单次30天免签入境,且每180天累计停留不超过90天。

· 学生签证审批引入AI预审系统,官方宣称审批周期缩短40%,通过率提升至92%。

材料简化是另一大亮点:

· 取消了过去繁琐的“亲属关系公证”和“无犯罪记录证明”,改为签署标准化诚信声明。

· 体检机构从5家扩容至23家,覆盖全国,方便学生就近办理。

· 医疗保险费用降至800马币/年(约1200元人民币),切实降低了留学保障成本。

这一系列操作,使得马来西亚留学的“前期准备”负担大大减轻,流程更加透明、可预测。

马来西亚在“用户体验”上正在快速追赶,甚至在某些环节(如免签、体检网点)实现了超越。

五、各院校收费结构调整:读懂背后的政策导向

学费变化是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2026年的调整颇有深意:

· 大部分公立院校基础学科专业学费上浮15-25%。

这反映了公立教育成本的增加,也可能意在引导部分学生选择其他专业或院校。

· 重点发展学科(计算机、工程、医学等)维持现行收费标准。

这是最明确的信号——马来西亚正在用学费杠杆,引导人才流入国家战略急需的领域。

· 私立大学加收6%服务税。

这是受马来西亚政府财政政策影响,并非学校单方面涨价。学生在预算时需将此新增成本考虑在内。

马来西亚的“差异化学费”策略,对于目标明确想攻读STEM专业的学生而言,无疑更具性价比。

六、文化融入:马来语学习从“负担”变“加分项”

官方推出 《基础马来语30讲》 在线课程,可在EMGS官网免费获取。完成40学时学习的学生,可豁免“跨文化适应证书”考核。

这一政策非常高明:

1. 降低了毕业的行政门槛,给了学生一个明确的、可执行的豁免路径。

2. 鼓励了语言学习,帮助国际学生更好地融入本地社会,提升生活和就业体验。

3. 传递了文化尊重的信号,希望留学生不只是来读书,更能理解当地文化。

趋势预测与应对建议

趋势一: “掐尖”与“引流”并行。

马来西亚顶尖大学门槛会缓慢提升,同时用政策和奖学金将学生“引流”至国家重点学科和私立院校。

建议: 早规划,早申请。背景中上的同学可大胆冲刺公立前五,同时选择几所优质的私立大学作为保底。

趋势二: 从“留学目的地”转向“职业跳板”。

延长工作签证、加强产学合作,都说明马来西亚希望成为国际人才职业生涯的起点,而不仅仅是“留学驿站”。

建议: 在选择专业和学校时,就要开始研究当地的就业市场、企业合作资源,为毕业后那2-5年的签证期做好铺垫。

趋势三: 流程友好化,但学术要求不放松。

签证材料简化、英语考试选择增多,不代表毕业变得容易。相反,学校为维护声誉,可能在学术表现上要求更严。

建议: 切勿有“侥幸心理”,务必重视在校期间的GPA和综合表现。

极高的留学性价比、相对宽松的竞争环境、更友好的移民工作政策,以及一个既能获得国际认可学历又能从容规划职业生涯的“潜力股”地区,那么2026年政策改革后的马来西亚,无疑向你抛出了一条极具吸引力的“橄榄枝”

马来西亚留学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