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去澳洲留学的同学注意了!最近澳洲移民局放出一个重磅消息——
中国大陆学生的学签风险等级
从原来的 Level 1 降到了 Level 2!
这是自2016年澳洲实施SSVF(Simplified Student Visa Framework)框架以来的首次降级,这意味着以后申请澳洲学签,在流程和材料要求上都会和之前大不一样,甚至可能影响拒签率!
这对即将赴澳的学生有什么影响?今天就把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讲明白,避免申请时踩坑!
风险等级
“风险等级”到底是什么?
Level 1和 Level 2差在哪?
很多同学第一次听说“风险等级”,其实这是澳洲移民局为了筛选申请人设的审核标准。
在澳洲的简化学生签证框架(SSVF)体系下,每个国家和学校被分配不同的“评估等级”(Assessment Level),决定申请人在签证审批中需要提供的材料详尽程度。
风险等级越低,说明该地区学生的申请可信度越高,审核越宽松;等级越高,审核越严格,需要提交的材料也越全。
目前澳洲学签风险等级分1-3级,大陆之前一直是最宽松的 Level 1,现在突然降级,申请者需要准备的材料和面对的审核力度肯定完全不同。
Level 2的等级审核,通常会比Level 1增加以下要求:
更详尽的财力证明(银行流水、存款历史、资金来源说明等)
有时会要求英语考试成绩(如IELTS或PTE)
可能较为严密的背景与合理性材料(如学习目的说明、过往学习记录、升学规划等)
比起Level 1等级更严格审查提交的相关材料
降级原因
移民局基于三类关键指标对每个国家风险等级进行动态评估:拒签率、违规居留率、教育机构合规性表现。
澳洲移民局没直接给出降级直接原因,但从官方发布的“风险等级计算指标”里,能找到3个关键原因:
01欺诈拒签率上升
这是权重最高的指标(占40%)。近年有部分学生用虚假资金证明、伪造语言成绩申请,导致大陆学生的“欺诈拒签率”比以前高了不少,直接拉低了整体评分。
02“跳板签证”问题
有些学生申请时选低门槛院校,拿到学签后却不去上学,转而打工或申请其他签证,这种“违规率”在 Level 1阶段逐年提升,自然会引起移民局不满。
03院校反馈
部分澳洲院校向移民局反映,大陆学生的“学业完成率”有所下降,尤其是一些语言基础薄弱、没提交语言成绩的学生,退学率比提交成绩的学生高,这也成了降级的重要参考。
简单说:移民局降级不是针对大陆学生,而是想通过更严的审核,筛选出真正以学习为目的、材料真
实的申请人。
注意事项
不管是已经提交申请,还是刚规划留学的同学,别慌!只要做好这4件事,就能大大降低拒签风险:资金证明:真实+完整,别临时凑钱,这是 Level 2审核的重点!
不要用临时借的钱开存款证明,移民局会查资金的来源(比如是父母工资、存款利息还是理财收益),所以建议准备:
①近几个月的银行流水(确保每月有稳定进账);
②父母的收入证明(盖公司公章,说明收入能支撑你的学业);
③如果是理财赎回的钱,要证明资金合法性。
语言成绩:别偷懒,哪怕考个基础分
哪怕目标院校说“可以先读语言班,不用提交语言成绩”,也建议先考出基础分。
一方面能证明你有能力完成学业;另一方面,有语言成绩还能提高审核速度,减少签证补材料的概率。
选校:优先选正规院校
之前提到的“退学率超30%的私立职业学院”(比如部分名字小众、学费极低的学校),尽量别选!
这些学校是移民局重点核查对象,哪怕你材料没问题,审核时间也会比正规院校长。建议优先选公立院校、排名靠前的大学,这些学校的“学业完成率高”,移民局认可度也高。
提前准备“学习目的陈述(GTE)”,越具体越好
Level 2 审核会重点看“你是不是真的来学习的”,所以GTE一定要写得真实、具体。别写“我喜欢澳洲,想留学”这种空话,要写清楚:
①为什么选这所学校、这个专业(比如“我本科是金融,选XX大学的金融硕士,是因为该校的量化金融方向和我未来想做投行分析师的目标匹配”);
②毕业之后的规划(比如“读完硕士后回国,进入券商工作,利用澳洲学到的量化知识提升竞争力”)。
越具体,越容易让移民局相信你的学习目的。
只要你材料真实、学习目的明确,符合要求依然能顺利拿到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