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7726427169

首页 > 亚洲留学 > 一口气搞懂香港高才通计划续签(9月更新),4种续签方式/要求+材料清单+自雇优势!

一口气搞懂香港高才通计划续签(9月更新),4种续签方式/要求+材料清单+自雇优势!

一、香港高才通计划的续签要求

首先我们整体来看看要续签高才,让自己的香港身份延续,要满足哪些要求。

对于高才A类,我们首次拿到的是3年签证;而高才B/C类拿到的都是2年签证,所以在获批以后,我们基本过1年就要开始准备续签事宜。

如果是顶尖人才(年薪≥200 万港元),那么可申请一次性 6 年续签,加速永居进程。

那么我们的续签核心要求是什么呢?

很简单一句话:证明与香港建立真实经济联系。例如证明在港雇、创业或开展业务,且薪资 / 收入符合市场水平。

二、香港高才的续签4种方式/途径

香港高才通计划的续签,主要通过受雇、自雇、跨境工作、佣金制工作4种途径实现。

(一)在港稳定受雇模式要求

①职位匹配性:岗位需与学历或专业背景高度相关,如 IT 人才需从事技术开发而非行政。

②薪资标准:

普通岗位:月薪建议≥3 万港元(2025 年香港就业人口收入中位数约 2 万港元)。

顶尖人才:上一评税年度薪俸税应评税入息≥200 万港元,可申请 6 年续签。

③合规证明

雇佣合同需明确岗位名称、薪资结构(基本工资 + 奖金)、合同期限(建议≥2 年);需要强积金(MPF)缴纳记录、工资流水需与合同一致,避免 “阴阳合同”。

(二)佣金制 / 自由职业模式要求

①收入稳定性:

需提供近 12 个月银行流水,证明收入波动幅度≤30%,且年收入≥36 万港元(月薪 3 万港元)。

佣金制工作者需提供客户合同、佣金计算明细及完税证明。

②纳税合规:

需通过香港税务局申报 “个人入息课税”,避免因税务居民身份争议影响续签。

③在港关联:每年在港停留≥90 天,提供住址证明(如水电费单)及业务洽谈记录(如客户会议纪要)。

(三)跨境工作模式(非港企外派)要求

①薪资门槛:年薪≥120 万港元(约合月薪 10 万港元),且在港缴纳薪俸税。

②工作证明:雇佣合同需明确注明赴港工作职责(如 “负责香港市场拓展”),并由香港分公司或关联企业背书。差旅记录(如机票、酒店账单)需显示每年赴港≥60 天,且在港期间有实际业务活动。

③税务合规:需按香港 “地域来源征税原则” 申报收入,避免双重征税。

续签限制:仅适用于跨国企业管理人员或技术专家,普通岗位难以获批。

(四)在港创业 / 自雇模式要求

①业务真实性:公司需在香港实际运营,禁止空壳公司。入境处可能突击核查办公地址,虚假地址将直接拒签。建议租赁甲级写字楼(如中环、金钟),月租≥2.5 万港元以体现实力。

②经济贡献:基础要求:年营收≥100 万港元,或雇佣≥2 名本地全职员工(需缴纳强积金)。

顶尖人才:若个人从公司获得的分红 / 薪资≥200 万港元,可申请 6 年续签。

③材料清单:你需要准备好以下几方面的证明材料(即所谓的“两址两单”及其延伸)

▶商业登记证、公司注册证书:证明你的公司合法存在。

▶实际办公地址证明:租赁合同、办公室照片(显示公司水牌)、水电费单等。不建议使用虚拟办公室或共享办公地址。

业务合同、发票、收据:与客户或供应商签订的真实业务往来证明。

▶公司银行账户流水:显示持续的业务收入和支出。

▶审计报告(如适用):公司运营一段时间后,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是强有力的证明。

▶雇员证明:雇佣合同、强积金(MPF)供款记录。

▶税务记录:利得税报税表及缴税证明(如有盈利)、薪俸税报税表(如给自己或员工发薪)。

业务计划书:阐述公司的发展规划、市场前景和财务预测,证明业务的可持续性。

三、通过创业/自雇模式续签香港高才的优势

通过自雇续签香港高才通计划的核心优势在于自主掌控、税务优化与政策红利的深度结合,尤其适合希望灵活布局事业、同时维持香港身份的企业家与专业人士。

1.时间与空间自由

自雇者可自主决定业务方向与工作节奏无需受雇于香港本地企业,避免固定办公时间与地域限制。

这种模式特别适合需要兼顾内地业务的企业主,如某跨境物流企业创始人通过香港公司拓展东南亚市场,首年离港时间达 240 天,但因业务合同与纳税记录完整,仍获批 3 年续签。

2.身份存续的主动权

受雇续签依赖雇主配合,若企业裁员或合同终止可能导致身份中断。而自雇者通过持续运营公司即可维持续签资格,无需担心外部变动。

例如,某金融科技创业者在香港注册公司后,即使前两年业务处于研发阶段未盈利,仍因技术专利与政府补贴证明获批续签。

3.低税率优势

企业端:香港利得税首 200 万港元利润税率仅 8.25%,且允许抵扣租金、薪资等运营成本。

例如,某咨询公司年利润 300 万港元,实际税负仅 28.05 万港元(首 200 万 ×8.25%+ 剩余 100 万 ×16.5%),较内地同等利润企业节省约 74 万港元。

个人端:通过 “董事薪酬 + 股息分红” 组合,可将综合税率控制在 15% 以内。

例如,年薪 60 万港元(月薪 5 万)的自雇者,扣除免税额后实际税负不足 5%。

4.创业补贴与资金扶持

BUD 专项基金:最高可申请 700 万港元补贴,用于拓展海外市场或品牌建设。某科技公司利用该基金在新加坡设立办事处,成功获得东南亚客户订单。

科技券计划:最高 60 万港元补贴,用于购买科技服务。某初创企业通过该计划开发 AI 客服系统,降低运营成本 30%。

5.顶尖人才快速通道

若自雇者上一评税年度源自香港的薪俸税收入≥200 万港元(需为工资、奖金等主动收入,不含股息),可申请一次性获批 6 年签证,永居计算周期缩短至 5 年(常规需 7 年)。

例如,某私募基金合伙人通过香港公司发放薪资,2024 年纳税记录显示收入 230 万港元,成功获批 6 年签证。

在香港注册公司,规定必须配备一名法定秘书,法定秘书由香港本地自然人或法人担任。

亚洲留学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