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7726427169

首页 > 华通留学 > 全球留学政策大洗牌!英美迎转机、港日新开绿灯…哪里才是中产家庭的新选择?

全球留学政策大洗牌!英美迎转机、港日新开绿灯…哪里才是中产家庭的新选择?

2025申请季拉开帷幕,全球留学却迎来新一轮“洗牌”。

从欧美主流留学国,到亚洲小众留学目的地,各地留学政策又迎来新调整。对中产家庭来说,“该不该冲”、“冲哪里”,又成了纠结的问题。

今天就为大家逐个拆解一下各地的政策变化,看看哪里更适合你的教育规划?

美国:

政策摇摆中的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美国留学堪称一场“大戏”:有学生签规模撤销、有社媒审查,也有高校被取消招生资格,甚至暂停面签……让一些家长和同学望而却步。

但!就在这风高浪急的时刻,2025年的美国留学似乎迎来新的“转机”

特朗普放话:允许60万中国学生赴美留学 

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答记者问时表示,美中关系“非常重要”,并表示美国将欢迎60万名中国留学生。

要知道,目前在美国高校就读的中国留学生大约为27万,若特朗普所言落实,意味着在美学习的中国学生人数将比目前增加一倍以上。

 高校扩招国际生,奖学金更给力 

包括斯坦福、耶鲁、加州大学在内的多家名校宣布扩招,其中部分名额明确向国际生倾斜

还有多所大学加码推出“国际生专项奖学金”。例如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SU),直接将国际生奖学金额度提升到每年最高1.5万美元,GPA达标即可续领;还有伊利诺伊理工大学(IIT),本科阶段设置了两类奖学金,大一学生和转学本科生录取都有机会获得,两类奖学金还可以叠加……

 STEM专业OPT延长,可远程工作 

OPT的英文全称是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即选择性的实践培训,简称OPT 。它能确保美国留学生在就读期间或者毕业后的一年内可以合法留在美国工作(校外)。

正常来说,OPT有效期是12个月,但今年美国移民局又做了新调整——如果学生就读的是STEM专业,可以申请延期24个月,总共36个月的合法工作期!

而且还支持合法远程工作。也就是说:你人可以在加州,老板在纽约,甚至你人在纽约,项目在湾区,统统都不影响合法身份!

DHS发布的公告中提到:STEM专业名单中的工程学、生物与生物医学科学、数学与统计学以及物理科学4个主要学科领域中,有任何新增专业将自动被纳STEM指定学位项目清单。

不仅如此,部分已经申请的同学反馈,STEM延期的审批速度明显加快:已经缩短到仅20个工作日。

英国

留学新规落地

从今年9月起,英国留学新规正式落地:所有英国高校的国际招生将面临以下三条硬性指标,任何一项达不到,都将面临处罚甚至招生禁令。

入学率不低于95%

课程完成率不低于90%

签证拒签率不得超过5%

面对新规要求,不仅英国高校“压力山大”,留学生也同样不轻松。

 签证材料简化,但审核更严 

2025年起,英国学生签证(Student Visa)迎来革新。

英国内政部推出 “数字化申请 2.0”,取消了资金证明原件提交要求,改为在线上传银行流水电子版,且流水时间缩短至28天内,极大简化了申请流程。

但利好背后暗藏挑战:签证审核引入了AI智能筛查系统,重点核查学历真实性、学习计划合理性。想 “蒙混过关” 基本不可能。

  大学申请门槛分化 

从2025Fall开始,英国高校的申请门槛也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一方面,伯明翰、格拉斯哥、利兹等校陆续降低部分专业录取要求,如扩大学校List、降均分等;另一方面,牛津、帝国理工、UCL等TOP校仍然在提高选拔标准或调整专业设置。

 打工政策放宽 

还有一项政策值得留学生关注:2025年起,英国取消了留学生打工时长限制。此前,学生签证持有者每周打工不得超 20小时,现在只要不影响学业,打工时长完全自主。

加拿大

配额减少+工签收紧

加拿大这两年政策有点 “急刹车”。自2024年起,加拿大移民、难民和公民事务部(IRCC)就推出了一系列新规,对留学生做出了新的限制。

其中影响最大的可能是学签名额减少

2025年学签配额削减至36万份,缩减了近35%,国际生入学竞争白热化。

不过据加拿大移民部透露,学签配额可能重新上调

此前因配额大幅削减,加拿大高教领域已损失超过8000个工作岗位。政府正在考虑与各大学、省政府磋商,适度恢复配额,减缓冲击。

此外,还有配偶工签门槛提高:目前仅限16个月以上硕士留学生的配偶可申请工签,并且申请人需从事管理、专业岗或短缺行业,大大限制了家庭留学的规划之路。

留学生资金担保标准提升:2025年9月1日起,加拿大学签的资金担保标准再次上调。一人最低需$20,635加币;如带两位家庭成员,需证明至少$35,040加币,资金压力更大。

澳大利亚

限制增加+名额扩招

自2025年7月1日起,澳大利亚留学签证政策迎来一系列调整,涉及签证费用、资金要求、语言门槛、打工政策等多个方面。

招生数量设限:高校国际生比例设40%上限,高教、职教年招生限额分别为27万、9.45万,录取竞争加剧;

学生签证申请费上涨:从1600澳元上升至2000澳元,涨幅达25%;

财力资金要求提高:申请人需证明他们拥有至少29710澳元的资金,相比之前要求的24505澳元有所增加;

必须持COE才能递交签证:所有学生签证申请必须附上由学校签发的入学确认函(CoE),否则申请无效;

雅思语言要求提高:多专业门槛达6.0–7.0,部分单项不能低于5.5 。 

但也有好消息。

8月4日,澳大利亚教育部表示:2026年国际学生国家规划名额确定为29.5万个,较2025年增加2.5万个名额,公立大学可申请2026年额外扩招名额。

令人惊喜的是,此次还出台了新增豁免政策,按照这一政策,实际可用的留学名额极有可能远超2.5万

德国

免费时代终结?但补贴更给力

德国一直是 “性价比之选”,但2025年有了点变化。

 保证金涨至11904欧元 

根据大使馆最新发布的留学签证材料清单,以留学申请人身份入境的申请者,保证金上涨至一年13092欧(每月1091欧)。

对于以留学申请人身份入境的申请者来说,需要提供的保证金一年增加了768欧,约6394元人民币。

 慕尼黑工业大学开始收学费 

此前,德国大多数州实行公立免学费制度,但是从2024/2025年冬季学期开始,慕尼黑工业大学(TUM)将对非欧盟国家的学生收取学费。

根据学科不同收费不同,基本上在每学期2000-3000欧元,每年花费人民币3万到5万左右。但仍有部分专业不收学费,比如生物信息学、化学工程、管理与数据科学等。

不过也有好消息,德国给留学生的福利更多了。

今年,德国对BAföG学生资助系统进行了一次全面改革:

最高津贴增加了5%,分别为:25岁以下学生每月855欧元,25-30岁学生每月992欧元,30岁以上学生每月1,088欧元;

住房补贴也增加至每月380欧元(针对住校学生);

引入灵活学期制度,允许学生无需特殊理由延长一个学期的经济资助,并为换专业的学生提供额外一学期的资助;

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在开学时还将获得一次性1,000欧元的资助;

留学生打工月收入上限提至556欧元,全年工作天数放宽至280个半天,为留学生勤工俭学、减轻经济压力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新加坡

开启留学“黄金通道”

随着欧美留学通道收紧,亚洲留学市场持续升温,其中新加坡凭借其地理位置、教育资源以及移民政策,成为全球留学生青睐的热门目的地。

2025年,新加坡政府进一步优化留学政策,从签证流程、奖学金设置就业支持全面升级,为国际学生提供了更清晰的路径。

 签证审批提速 

平均周期缩至28天,全面推行“无纸化签证”,流程更加便捷。

 语言成绩递交更加灵活 

除传统的雅思、托福成绩之外,新加坡高校正式承认Duolingo等线上英语测试成绩。留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语言测试备考。

 新国立、南洋理工持续扩招 

作为新加坡的两所TOP高校,新国立和南洋理工近年来在国际生录取上也呈现扩招趋势。

新国立:自23年往前对比五年时间,入学率增加了50%;

南洋理工:过去5年间的入学人数持续增长,2024/25学年扩招近20%。

除此之外,针对留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新加坡也有一系列利好政策。

工作签证无限制:2025年,留学生在读期间可进行全职工作,无需额外申请工作准证;EP有效期延长至3年,STEM毕业生无需满足薪资门槛。

紧缺领域绿色通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专业人才自动获得EP资格,雇主无需提交公司财务证明。

PR申请简化:通过国家级考试(O/A水准)即可申请永久居民,审批周期缩短至8-14个月,通过率提升至67%。

韩国

灵活求学与成本降低

2025年,韩国留学政策迎来历史性调整,从专业选择到经济门槛,从语言要求到打工许可,多项改革直击中国学生痛点。

 取消SAT/ACT,AP成绩“减负” 

韩国高校本科申请不再强制要求SAT/ACT成绩,仅部分TOP院校(如首尔大学)建议提交SAT 1310+或ACT 30+作为学术能力参考。

更令人惊喜的是,AP考生仅需提交3-5门高分科目(如微积分BC、物理C),即可替代部分课程学分,缩短本科修读周期。

 专业选择自由化 

韩国高校推行“无专业入学”制度,大一新生可自由选课,大二再确定专业方向。这一模式让学生充分探索兴趣领域,避免因“选错专业”浪费时间和金钱。

 经济门槛下调 

2025年起,首尔圈大学本科存款证明从14万人民币降至10.5万,地方大学从10万降至9万,且27所认证院校允许录取后补交。以延世大学为例,学生只需在缴纳学费后提供1600万韩元(约9万人民币)存款证明,即可办理签证,资金压力大幅减轻。

日本

放宽国际生名额限制

日本留学热度一直在涨,今年政策更是 “稳扎稳打”,适合想“低成本留学+留日工作”的家庭。

 积极扩招留学生 

根据文部科学省最新官宣:自2026年起,将正式放宽大学对本科留学生的招生名额限制,允许符合条件的高校把“定员超额上限”从105%提到到110%,相当于整体可扩招5%左右

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东北大学、名古屋大学等国立大学已确认将在2026年入学考试中增设 “扩招特别通道”——

只要EJU日语达到300分以上、托福85分以上,校内考表现稳定,就有机会获得候补资格。

 签证流程简化 

2025年4月起,日本签证流程电子化,审核周期更是从两三个月直接砍到一个月内。更贴心的是新增了“预审查”,录取书没到手就能先交材料初审,省下大把等待时间。

 毕业后职业发展有保障 

如果留学生毕业后想在日本找工作,日本政府也给足了支持:

“特定活动签证”有效期从1年延长到2年,留足时间适应职场;如果学的是STEM专业,还能申请5年有效期的“未来人才签证”,既便利,又有就业保障!

日本政府也公开表态:至2033年,日本将致力于提升留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至60%

中国香港

离家近,薪资高

最近关于香港留学的热门话题,莫过于港府最新推出的新规了:

光有香港身份还不够,如果没在香港学习、生活一段时间,依然不能享受本地生福利。

尽管如此,它依然凭借教育资源丰富、离家近、好就业等优势,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内地家庭。

 港府积极扩招 

继去年港八大将非本地生招生名额比例从20%上调到40%后,今年香港教育局局长蔡若莲表示:40%不是一个上限数字,未来港八大会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放宽。

 就业形势好,薪资高 

为了留住留学生,港府早就推出“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企业须以不低于18000港元的月薪聘用持有学士或以上学历的青年,并按市场薪酬水平聘用持有副学位的青年。

根据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UGC的数据,港校毕业生的薪资都相当可观——

2022/23学年港八大资助大学毕业生的薪酬,平均年薪为31.4万港币,平均月薪约为2.6万港币,比全港毕业生的平均月薪要高出很多。

华通留学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