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7726427169

首页 > 英国留学 > 英国大学 > 2026fall英国名校录取要求降低:KCL、曼大政策调整背后的择校逻辑

2026fall英国名校录取要求降低:KCL、曼大政策调整背后的择校逻辑

英国各大学的26年秋季入学已经陆续开放了,我们都知道英国高校有一个录取清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院校list,部分是公开的。

目前能知道的是伦敦国王学院曼彻斯特大学伯明翰大学利兹大学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门槛降低。

前两年还高高在上的院校,今年开始降低录取要求,一些双非,甚至专升本院校的学生,也有机会读英国名校了。这对于26Fall申请英国院校的同学来说,是一个重大利好。

01 英国多所院校降低录取门槛

KCL双非利好

往年KCL 申请门槛不低,虽不严格卡院校 list,但对双非学生格外严苛。像商学院、信息学院、工程学院,以及 LLM(法学硕士)、政治经济学、公共政策等热门专业,过去基本只向 985/211、双一流院校学生开放;双非学生想拿 offer,往往得靠极高均分 “硬闯”,整体录取概率偏低。

但今年不一样了,根据 KCL 官网最新更新的 26fall 课程要求,今年的政策调整对双非学生格外友好,核心变化集中在两大热门学院:

  • 工程学院&信息学院:正式取消 “仅接受 211 院校申请” 的限制,双非学生可直接申请这两大院的专业;
  • 特殊课程调整:原本明确标注 “仅 211 可申” 的部分课程,今年也调整为 “无明确院校背景限制” 的单独课程,不再把双非学生挡在门外。

曼彻斯特大学

整体均分要求有所下降,部分专业针对中国学生的分数要求更灵活。

曼大环发学院取消了在申请时必须带语言成绩的限制,但需要注意的是学校会优先考虑已经有语言成绩的学生(比如,教育心理学专业需要在申请时已满足要求的语言要求)。

社会科学学院的List将学校分为了两类:TOP Tier成绩要求80分,Tier 1类成绩要求80-82分,还设置了特殊List,成绩要求一般在82-85分。同时,取消了申请时必带语言成绩的限制。

曼大的HRM、IHRM等其他专业,分数要求比去年都降低了一分。商学院Accounting & Finance分数要求也有所下降,降低了1-3分。

伯明翰大学

伯明翰大学既扩充了院校list也降低了均分的要求

扩充院校list

计算机学院从之前只接受软科前150,扩充到了前300;

商学院则是从之前的只接受软科前200,扩充到前300。

降低均分要求

一类和二类大学名单内院校,均分要求降低2分;

一类大学由75降至73,二类大学由80降至78。

利兹大学

利兹大学硕士录取要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中包括降低均分要求调整可接受院校名单等。

所有学院均参考List1(包括Tier1 A、Tier1 B和Tier2);List2不再被参考,传媒学院也参考List1。

商学院

Tier1 A院校:所有课程对Tier1 A院校申请者开放申请,均分要求75%;

Tier1 B院校:所有课程对Tier1 B院校申请者开放申请,均分要求80%;

中外合作办学:如申请者持有的外方学位来自商学院认可的国家或地区,并达到最低入学要求,则申请者将被接受和考虑。

电子电器气工程学院

Tier2院校申请开放:录取分数要求降低5分,均分要求80%;

Tier1 A和Tier1 B院校:均分要求75%。

传媒学院

Tier1 A和Tier1 B院校:均分要求75%;

Tier2院校:均分要求80%。

02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们都知道英国留学非常看重QS排名,排名的影响力在各大院校降低门槛就能看出。

帝国理工学院(IC)为例,其凭借连续两年QS排名第二(超过牛津、剑桥其中一所)的热度,导致申请量暴涨,面试后被拒比例上升,生源质量反而提高了很多。

在英国留学申请领域,“头部院校申请竞争白热化与部分院校招生遇冷” 的两极分化现象愈发显著,这一局面深刻折射出留学生群体在择校决策中对院校排名的高度依赖,也反映出当前留学申请市场中,排名导向型选择逻辑的普遍性与影响力。

若需更突出 “资源分配不均” 的核心矛盾,可调整为:英国留学申请正呈现出典型的 “资源错配式两极分化”—— 头部热门院校申请热度居高不下、录取门槛持续攀升,而部分院校则面临生源不足的困境。这一现象的背后,本质是留学生群体在择校时对院校排名的过度依赖,凸显了排名因素在留学决策中的主导性地位。

不过,英国各高校的降低门槛也不可能长期存在。随着欧盟生源回流、北美市场拓展等举措的推进,再加上各大学重点开发印度和非洲生源,重新抬高录取门槛极有可能。

英国名校普遍采用“先到先得”原则,越早申请越有优势,因此对于留学生来说,当下可能是捡漏名校的机会,但选择时还是需要结合专业实力、就业前景等因素,避免单纯被低门槛吸引。

03 该如何利用优势把控择校局面?

2026fall 英国部分名校虽因政策调整出现门槛松动,如部分院校通过补录扩大招生、语言或成绩要求适度放宽,但这并非 “降标录取”,需以精准策略把握机遇。

首先,硬实力仍为基石。即便 A-Level 成绩占比降至 40%,本科绩点仍需稳定在 85% 以上,雅思尽早达到目标专业要求,避免因语言成绩延误申请。其次,软背景需精准匹配。面对结构化 PS 改革,需围绕 “专业适配性、学术准备、实践价值” 三问展开,突出科研项目、行业实习与申请方向的关联性。

选校层面,需跳出单一排名依赖,结合 QS、THE 多榜单评估,关注伯明翰、布里斯托等排名跃升院校的优势专业。同时利用早申优势,11 月前完成递交可提升录取概率,并通过英港联申分散风险,最终实现 “门槛红利” 与个人竞争力的最优匹配。

英国大学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