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理工学院重磅推出四大融合科学学院,标志着该校在科研与教育领域迈出革命性一步。这一战略升级旨在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整合全球顶尖科研力量,聚焦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推动从“知识传授”向“问题解决”的教育模式转型。
融合科学是什么?
融合媒体是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形成的新型媒体形态,通过整合人力、内容、技术等资源,打破媒介边界,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运作模式,核心是以技术驱动内容生产与传播革新,形成全媒体传播体系。
主要特征
技术驱动融合
依托5G、AI、VR等技术,实现内容生产智能化(如智能选题、虚拟制片)与传播渠道多元化(如短视频、直播、全息影像)
内容生产革新
从“单向输出”转向“双向互动”,用户可通过评论、UGC(用户生成内容)参与内容共创,形成“专业生产+大众参与”的协同模式
传播渠道立体化
整合广播、电视、互联网、移动端等多渠道,形成“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分发”的传播链条,提升信息覆盖效率。
商业模式升级
从单一广告收入转向多元化盈利,如付费阅读、内容电商、知识付费等,同时探索“新闻+政务+服务”的社会价值延伸。
IC四大融合学院
健康与技术学院
School of Health and Technology
愿景
以技术驱动健康管理,从“治病”转向“守护全生命周期健康”,推动全球健康公平。
研究方向:
- 嵌入式健康监测:结合穿戴设备、AI和大数据,实现慢性病早发现、急性病快速响应。
- 个性化健康干预:利用实时数据和AI算法,动态定制饮食、运动等健康方案。
- 疾病预防与资源优化:开发便携式诊断设备,提升基层医疗可及性,降低疾病风险。
学科融合特色
整合工程、医学、AI、大数据等领域,形成“医工交叉”创新模式,推动健康产业智能化转型。
目标
构建“主动健康”生态,缩小全球健康资源差距,重点服务发展中国家医疗需求。
可持续性学院
School of Sustainability
愿景
打造经济发展与地球生态“双赢”模式,通过跨学科创新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与资源可持续利用。
研究方向:
- 全球环境治理:聚焦水资源与空气质量管理,开发智能监测技术与污染防控策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 零碳能源系统:集成可再生能源技术(如太阳能、风能),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低碳城市与工业转型。
- 循环经济与技术转化:研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构建“生产-消费-再生”闭环体系,减少资源浪费。
- 绿色基建智能管理:运用AI、物联网技术优化城市交通、能源、建筑系统,提升生态效率与可持续性。
学科融合特色:整合环境科学、工程技术、经济学、政策研究,形成“科学发现-技术转化-政策应用”全链条创新模式,促进跨领域协同解决生态与经济矛盾。
目标
通过技术创新与全球合作,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平衡,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可复制的可持续发展方案。
人类与人工智能学院
School of Huma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愿景
以AI赋能人类为核心,推动人机协同,构建更具人性化的智能社会,实现公平与可持续发展。
研究方向:
- 有同理心的AI:开发情感理解与道德决策技术,应用于心理咨询、教育辅导等场景,增强人机协作温度。
- AI嵌入式应用:
- 教育:构建个性化学习系统,动态调整教学策略。
- 医疗:打造智能诊断与健康监测平台,辅助医生分析影像、预测疾病。
- 城市治理:创建“AI+政务”“AI+交通”等场景,提升管理效率。
- 通用AI可解释性与责任体系:研究算法透明化技术,建立伦理与合规框架,确保AI决策公平可追溯。
学科融合特色
整合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伦理学、社会学,形成“技术-人文-制度”协同的研究模式,推动AI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升级。
目标
通过AI与人类协同创新,解决教育公平、医疗资源分配、城市可持续性等社会难题,构建“人机共生”的未来图景。
空间、安全与电信学院
School of Space, Security and Telecoms
愿景
以“连接、保护、洞察”为使命,通过技术创新重构人类与世界的互动方式,构建安全、智能、可持续的未来。
研究方向:
- 空间科技
- 深空探索:突破太阳系边界,揭示宇宙起源与宜居行星奥秘。
- 卫星通信网络:构建天地一体化通信体系,提升偏远地区覆盖能力。
- 太空安全防御:研发抗量子加密、智能预警技术,保障航天器与数据安全。
- 数字安全
- AI安全:研究可解释性AI、对抗样本防御,防止算法滥用与数据泄露。
- 网络攻击防护:开发零信任架构、区块链加密技术,抵御APT攻击与数据篡改。
- 可信计算:构建硬件级安全隔离环境,确保计算过程可信可控。
- 通信技术
- 5G/6G优化:突破太赫兹通信、智能超表面技术,提升传输速率与能效。
- 空天地融合网络:整合卫星、地面基站与无人机,实现全球无缝覆盖。
- 量子通信:推进量子密钥分发(QKD)实用化,构建无条件安全通信网络。
学科融合特色
整合航天工程、网络安全、AI、量子信息等领域,形成“技术创新-应用落地-伦理治理”闭环,推动人类社会向智能化、安全化演进。
2026年秋季入学的申请
2026 年秋季入学申请通道已全面开启,首批跨学科课程正虚位以待 —— 这不仅是学术深造的选择,更是参与人类破局气候危机、健康公平等 “无解难题” 的历史机遇。